- 微软Xbox Live会支持Android、iOS和任天堂Switch跨平台么?
- 感觉游戏机生意并不好做,为什么微软不好好发展WINDOS偏要跟任天堂、索尼抢生意呢?
- 如果任天堂、sony、微软做游戏手机,会成功吗?
微软Xbox Live会支持Android、iOS和任天堂Switch跨平台么?
对于微软的跨平台政策,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近日有外媒爆料称,它 Xbox Live 即将迎来一项重大的拓展 —— 或为 Android、iOS、任天堂 Switch 用户带来跨平台游戏体验。
在今年的游戏开发者大会(GDC 2019)上,微软将推出一个新的跨平台开发平台。
其希望在 PC 和 Xbox 游戏主机之外,为 Android、iOS、任天堂 Switch 提供 Xbox Live 支持。
【配图来自:Windows Central】
此前,微软已经在移动设备上提供了一些支持 Xbox Live 的游戏,比如人气颇高的《我的世界》(Minecraft)。
现在,微软的目标是让 Xbox Live 支持更多平台。为了做到这一点,玩家需要在 Android、iOS 和任天堂 Switch 上进行 Xbox Live 登录。
玩家将能够跨平台同步 Xbox Live 成就、社交、以及多人游戏,结合 Nintendo Switch 的移动性,有望进一步推升 Xbox Live 的用户群体规模。
这些消息来自 GDC 2019 爆料站点,其描述了微软未来的 Xbox Live 计划。该公司还计划利用其功能强大的 PlayFab 后端工具套件,以简化化平台实时游戏的开发流程。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参与度最高的游戏社区之一,Xbox Live 吸引了一帮拥有数十年经验的开发人员。今后,玩家们可以更轻松的解锁成就、并在不同设备上保持社交互动。
随着 Xbox Live 变得越来越强大、以及新版跨平台 XDK 的发布,其有望从当前的 4 亿游戏主机(6800 万活跃玩家),最终覆盖超过 20 亿设备。
据悉,该 SDK 不仅允许游戏开发者连接 Xbox / Windows PC 上的 Microsoft Store 中的任何游戏,还能够打通 iOS、Android 和 Switch 玩家。
Xbox Live 玩家在 Xbox 和 PC 的参与度和活跃度都很高,但现在他们可以将能够把游戏成就、好友列表、战队俱乐部、以及更多内容,带到几乎每一块屏幕上。
感觉游戏机生意并不好做,为什么微软不好好发展WINDOS偏要跟任天堂、索尼抢生意呢?
这个问题问的好,微软从进入游戏界开始到目前为止,累计产生了50亿美元亏损。以至于微软内部有退出游戏界的声音。那为什么微软不肯退出呢?因为微软根本就不是为了从游戏界赚钱,而是想通过游戏机这个媒介占领所有家庭的客厅,因为占领了客厅就控制了流量的入口,微软盯着的不是游戏,而是游戏为中心的娱乐生态系统,这也是为什么微软一直倡导跨平台联机,把自家的王牌游戏跨平台移植到PC上的原因,让玩家进入以微软PC系统主导的圈里。
虽然微软也讲什么做好游戏啊,搞游戏独占,其根本目的不是做更好的游戏,而是惦记游戏圈的生态系统,给微软提供像苹果IOS那样稳定的财源。
熊叔个人观点,欢迎讨论交流。
其实微软当年还真没打算自己做游戏机,因为用windows系统占领了PC市场后,微软如日中天,除了电脑以外,当时任天堂和索尼的PS游戏机也非常火爆,成为了最主流的大众娱乐设备,微软当初也想和任天堂和索尼进行合作,但是对于较为保守封闭的日系厂商来说肯定谈不成,于是微软只有自己来做游戏机市场,也就顺势推出了XBOX游戏机。
微软做游戏机最大的目的还是想占领人们的客厅,也就是扩大市场份额,因为windows系统带来的利润总归会陷入增长缓慢的地步,而且相对电脑来说,当初人们在客厅的娱乐时间要远大于电脑娱乐的时间,可以说做XBOX游戏对于微软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部署,从XBOX360加入的体感,到XBOX ONE加入的WIN10操作系统可以看出微软占领客厅和统一全平台的野心,至于能挣多少钱倒是次要的。
说实话,就XBOX和PS这类游戏机设备来说本身并不挣钱,有时候还得赔本卖,因为游戏机对于消费者来说不是必需品,价格一旦过高销量就会直线下降,连锁反应也会带来游戏的销量下降,从而影响微软游戏权利金的收取(这才是利润的大头)。其实对微软来说,游戏机市场的投入再高,相比他们的总体业务量来说还是可控的,何况游戏机的寿命非常长,研发出一台游戏机几乎可以服役8到10年之久,加上源源不断的游戏权利金,所以长期来看的收入其实不低,拿最近的财务数据来看,游戏已连续两季度成为微软仅次于云业务的增长因素,且拉动力在日渐增强。
尽管现在人们被手机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现在的游戏机市场仍然非常大,所以微软和索尼仍然在不遗余力的发展游戏机业务,其实游戏机领域的良性竞争也是好事,如果当初没有微软加入竞争,恐怕我们玩到的游戏价格还会更贵,也不会有这么多的跨平台游戏。
如果任天堂、sony、微软做游戏手机,会成功吗?
游戏手机并不是没有出现过,反而是出现过很多种,很多次了,如果可行的话也不会等到你来提出这个问题了,太多的玩家都希望能有这样一部完美的电子产品,但实际上效果并不好,也就是说并不成功,行不通的原因以下我列几点详细讲一下看法。
游戏手机不够专业
目前市面上所谓的游戏手机都是什么呢?自带个手柄,硬件高一点,加个游戏辅助的程序这就叫游戏手机了?在专业的玩家眼里这就是个笑话,你说来说去玩的不还是手机游戏么?玩家们想要的游戏手机是那种有独占游戏的手机,是游戏功能为主,通话功能为辅的游戏手机,显然现在市场上的所谓游戏手机都不符合这个要求,它们只是自带了个手柄而已,太业余了。
系统资源无法有效分配
本来手机的配置就参差不齐,有高有低,系统资源还要分配给其他的各种功能使用,你在执行游戏的时候,后台可能还在运行着微信什么的乱七八糟的一堆后台程序,这肯定会占用有效资源的,弹消息或者卡顿,都会大大的影响游戏体验,如果配置低一点的,甚至游戏都不能够愉快的流畅的运行,还谈什么游戏体验?真正的掌机是什么样的?你现在找一台黑白GB试一下就知道了,你再放100年,只要它没坏,它就不可能出现卡顿这种情况。
主次功能孰轻孰重?
现在的手机可不是以前那种只要能打电话发短信就完事了,它还兼容着其他各种各样复杂的功能,其中也包括游戏功能,你想出一台具有独占游戏功能的游戏手机,是不是和它原有的功能上有冲突?独占游戏肯定会增加硬件成本吧?你不可能让它运行在安卓系统上面吧?
如果是游戏为主,那可能这部游戏手机的基础手机功能只剩下打电话发短信了,因为它的核心系统是游戏机的系统,它不可能兼容安卓的APP,在这种情况下,这台游戏手机够用吗?你可能一边带着它,一边还要准备一台日常使用的手机才可以满足需求,这样的游戏手机,干嘛不直接做成掌机呢?
综合来看
历史上的游戏手机我都了解过,掌机和手机一体化也是我曾经多年的梦想,以前我就买过诺基亚QD,摩托E680这些游戏手机,而一边我还有着GBA这样的掌机,因为游戏手机的体验并不好,所以它们目前来说,无法获得成功,也就没有大牌的游戏硬件商再去趟这趟浑水了,吃力不讨好,除非以后有更加合适的解决方案。
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毕竟做游戏机与游戏手机是不同的产品。
游戏机的定位是玩游戏,一切以玩游戏为核心,其他的功能有无都不是关键问题。曾经的PS1除了玩游戏没有其他功能,之后的PS2开始加入了网络功能,到了PS3时期开始支持多媒体功能,现在的PS4还具有安装其他软件的功能,但是玩游戏永远都是重中之重。
游戏手机的定位是什么?手机还是游戏?如果定位是游戏,那么游戏手机没法媲美专业玩游戏的掌机。如果定位是手机,那么游戏部分又能吸引多少人呢?
游戏手机其实也曾经出现过,比较知名的诺基亚N-Gage就是偏向游戏机的一款手机。它的形状就如同GBA掌机一样,手机左侧是方向键,右侧是号码键,用来玩游戏还是比较舒适的。
但是当年诺基亚N-Gage的价格比同时期的GBA贵太多,游戏内容又不如GBA,加上用它来打电话还需要使用奇怪的握姿,最终被时代所淘汰。
现在手机市场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做游戏手机真的很难吸引到用户。毕竟核心的都去买掌机了,非核心的买个手机玩玩普通游戏就够了。无论是索尼、微软、还是任天堂,做游戏手机个人都不看好。
关于任天堂美国总裁回应微软收购传闻:合作将继续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