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游戏娱乐与知识分享的平台

题目:驾驶武直10的飞行员的名字是(武直十驾驶员位置)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题目:驾驶武直10的飞行员的名字是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题目:驾驶武直10的飞行员的名字是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 武直-10在武装直升机中的地位如何?

武直-10在武装直升机中的地位如何?

首先谢邀,在谈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清楚武直-10在武装直升机的定位。

在当前来说,武装直升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从3吨级到12吨级都有,而武直-10刚好是在其中,起飞重量5吨多不到6吨,属于6吨级,所以我们在对比的时候只能把武直-10在这个级别中进行比较。

不能像某些数据达人那样傻啦吧唧的动不动就拿武直-10和美帝的AH-64阿帕奇去这种重型机去比挂载,比火力,当然也不能和俄罗斯的米28去比,这样比就是典型的误导,因为两者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

图注:这两者之间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当然某些别走用心的人,用这种做法去糊弄一些无知观众还是可以的,毕竟这种用网站单纯做对比的达人,本身也没什么军事知识,不仅无知而且无谓,连苏氏飞机是不是所有垂尾翼尖都是平的都不清楚,能说出这种无知言论也不足为奇。

好了,现在言归正传,武直-10真正的对手应该是欧洲的虎式,两者其实非常相似,但虎式诞生的太早,91年首飞,所以设备非常的老,不能同时兼顾对地支援和反坦克任务,所以拆分成了两个不同的亚型,而武直-10在配用比较轻的航炮和现代化光电系统后,可以对两者同时兼顾。

但是武直-10现在的动力系统涡轴9,只相当于早期的虎式,比虎式最新改进型的发动机要差一些,所以再高原性能上是肯定不如虎式的。

这里要额外说一下武直-10现在动力系统涡轴9,武直-10选择涡轴9其实是非常无奈的选择,并不想某些二毛子达人所说的那样是一开始的选型错误,最开始武直-10用的动力系统是普惠的PT6-C,但最后被美帝搅黄了,原因就是某些专家的胡说八道,和某位数据达人很像……

其实目前来说除了美帝的AH-64外,其它的很多武装直升机在关键性能指标上都是有缺点的,比如AH-1系列,采用的都是二叶跷跷板旋翼,虽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但性能并不好,翼载荷和高原能力都较弱,即使后期改进型换装了高性能发动机,也没有改观。

毛子的M8-28虽然看着威猛,但实际它的有效载荷低的可怜,只有3.2吨,而同样为重型武直的AH-64有效载荷近5吨,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

图注:M8-28虽然看着威猛,但实际它的有效载荷极低,很多满挂的图片都只是为了展示,真正作战满油只能挂载8发小直径反坦克导弹,单位功率还不如我们的武直-10

而同为毛子的卡52尽管使用共轴双旋翼,升力特性好,有效载荷也比M8-28要好,但正所谓成也找个败也萧何,卡52的共轴双旋翼结构在机动时非常容易出碰撞事故,所以毛子在卡52的飞行手册里严禁飞行员做某些特技飞行动作。

当然,在整体武装直升机这个大家族里,AH-64还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不仅吨位大,动力强,而且不断升级,在整体综合水平上还是超群的。

所以武直-10一直以来都不是我们的目标,那只是我们的开始,只有重型武直才是我兔的本命。

最后谢谢大家的阅读,提前给您拜个早年!

WZ-10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武装直升机,相比于其他国家的直升机,先下定论,更强。

世界上大部分武直承担的任务莫过于CAS任务,一般情况下,携带精确制导弹药和ATGM摧毁敌方据点和装甲单位,支援地面一线部队作战。但是在实战中,由于直升机带弹量有限,肯定无法维持对于一线单位的持续支援,也会造成一线单位不小的损失。而单纯使用无人机又会存在指挥和通讯上的问题,中国依靠分布式打击建立的攻击体系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家在WZ-10上创造性的引入了分散式攻击思路,解决了这一问题。一架WZ-10可以指挥彩虹-3无人机前出数公里侦察敌军目标,可以依靠一架WZ-10指挥3-4架彩虹-5在数公里外攻击目标,同时还可以依靠自身携带的武器装备摧毁敌军被发现的单位。在这种作战中,WZ-10已经是一款小型预警机,不再是单一的武装直升机功能。

在这种作战模式下,WZ-10可以达到4架AH-64D也无法完成的效果。据悉,在反坦克任务中,这个打击群可以携带多达42枚ATGM和数百枚火箭弹,还有侦察无人机可以前置侦察,受到地面防空火力威胁的可能性低,带弹量还有了突破性的提高。

而美军一架AH-64D长弓阿帕奇携带的反坦克导弹不过是8枚,即使有4架阿帕奇组成编队也不过是32枚。而总造价则远远高于这种打击群。可以看出WZ-10分散式攻击的优秀。

武直-10放在世界现代武装直升机里面看,作战能力属于比较中等的水平,但对于我国航空工业来说,是第一种从设计到制造完全自行完成的专用武装直升机,意义非凡。

武直-10的技术参数就不用罗列了,大家可以自行百度。整体来看,武直-10属于一种中型武装直升机,较AH-64,MI-28,KA-50这样的先进专用武装直升机都要小一号,和欧洲的虎式,A129武装直升机属于一类。武装直升机也有类似于战斗机的“中型陷阱”,本意研发一种中型武装直升机的造价、使用成本都会较低,但实际使用发现其作战能力较重型武直下降明显,但价格和使用成本并没有差别太大。

举例来说,欧洲的虎式就是很奇葩的存在,德国的反坦克型为了安装桅杆式红外和激光探测装置,连机炮都没有安装。而在实战中,地面目标的特性和种类都非常多,除了高价值的坦克、装甲车等目标,还有大量的单兵,运输车辆等低价值目标。使用反坦克导弹打击这些低价值目标就明显是杀鸡用牛刀的行为,毫无性价比,这时就是机炮发挥作用的时候。据报道,德国派驻阿富汗的虎式武装直升机部队,长期一弹未发,虽然德国国防部门的解释是虎式执行了大量战场监视和侦查任务。但对比法国的虎式在同样战场大量使用机炮支援地面部队的报道,大家心里自然有数。

回到武直-10,有说法是因为发动机问题,或是研制经验不足的原因,只能选择是种中型武装直升机,但这也确实影响了武直-10的作战性能。比如导弹挂载能力,机炮口径等问题。23毫米机炮虽然和很多机炮的口径相同,弹药可能通用,但这个口径对装甲目标的毁伤能力肯定不如30毫米,且改进为制导炮弹的潜力也较30毫米小。武直-10选择这个口径机炮,肯定是装载能力有限的无奈之举。所以武直-10不光体积在世界武直中处于中等水平,作战能力也是如此。

另外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放眼世界武装直升机的发展势头明显减缓,大量支援任务被无人机取代,阿帕奇的最新改型AH-64E就大幅增加了和无人机联合作战的能力。武直-10同样会面对这个情况,现代战场条件下单兵防空兵器大量扩散,中小口径机炮,单兵防空导弹技术门槛低,获得途径容易,都造成了武直作战条件的恶化。所以武直逐渐沦为一种鸡肋性质的装备,武直-10在作战方法上从公开信息来看也没有摆脱为运输直升机护航、近距离地面支援,反坦克等传统战法,未见超前的新式理念。所以武直-10只能说是对于中国航空工业是掌握了现代专业武装直升机的设计制造运用全过程,意义重大。

本文全部图片来自中国航空图库www.aerophotos.cn

武直10,是国内第一种专业武装直升机和亚洲各国第一种自研专业武装直升机,它的服役使陆军航空兵结束了长期以来依靠直9兼作武直的历史,极大地提升了陆航的航空突击与反装甲能力。

采用串列双座设计的武直10,主旋翼有五片叶片,尾旋翼为四叶片设计,配备一座旋转23毫米单管机炮塔,两侧武器短翼可挂载红箭10反坦克导弹以及天燕90空空导弹,以及对地攻击火箭弹等。

题目:驾驶武直10的飞行员的名字是(武直十驾驶员位置)

有独立热影像夜视装置的武直10,航电配置相当先进,座舱采用玻璃化设计,大量使用液晶平面显示器,具备先进飞行、指管通情火控系统,具备整合式的图形界面功能。

国内军方曾公开宣称武直-10具有防弹钢板,正面能承受12.7毫米机枪子弹射击,短翼尖端还装有多管干扰丝、热焰弹投射器,提高了自身的防护能力。

武直10标准对地攻击挂载为8枚反坦克导弹,2个7管火箭发射器,比起能挂载16枚反坦克导弹的阿帕奇有很大的差距,但武直10能挂载天燕90空空导弹,所以空战能力比阿帕奇强。

直10采用国产涡轴9发动机,剩余功率偏小,所以动力系统一直是其短板,因此在装甲防护能力方面可能偏弱。

总之,作为中第一种国产专用武装直升机,武直10的水平还是很不错的,已进入了国际主流武装直升机行列,但由于发动机等领域偏弱,武直10尚还有挖潜改进的空间。

本文本由“国平军史”发布,2018年3月26日于杭州,请关注本文作者,每天都有军史类文章推送。

关于题目:驾驶武直10的飞行员的名字是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