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谋士,周瑜鲁肃,陆逊郭嘉,荀彧荀攸,卧龙凤雏,谁才是你心目中的顶级谋士?
诸葛亮是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武庙十哲,历史名相!不要单纯的把他归类于谋士!从黄巾起义到三分归晋近100年,集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于一身的就曹操和诸葛亮!如果硬是要与上述几人分个高低上下的话,卧龙第一其他随意吧!不是“亮吹”而是千百年来历史已经肯定了!
这个问题,比较难以回答,这些人物都是人杰,我们可以根据他们在历史上面的功绩来排名一下。没有完美的个人,却有完美的团队,我们可以比比哪个谋士集团更强。
1、魏国荀彧荀攸郭嘉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获其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等方面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由此看出,荀彧胜在战略。
荀攸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他生前设奇策共十二计,只有钟繇知道。钟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后世不得而知。另著有《魏官仪》,今已佚你,荀攸强在战术。
郭嘉在赤壁之战、攻伐吕布、征伐乌丸、剿灭袁绍残余势力都有出色的表现,他能精准预测事情的发展和人心。他强在明白形势和人心。
2、吴国周瑜鲁肃
周瑜的事情大家都会知道一点,他是东吴第一任大都督,深得军心,可惜三十多岁就得了重病,然后早死。周瑜强在军事才能。
鲁肃军事才能不及周瑜,他强在战略,曾经劝孙权攻取长江以南地区作为基地,称帝以后再逐步统一南北,孙权没有答应。后来孙权称帝了,感叹不能忘记鲁肃。
3、卧龙凤雏
诸葛亮六出祁山,威震天下,但我个人认为他最强的在后勤这块,刘备在位时候,也多次用他的管理后勤事务。
庞统强在军事才能,只可以早死。不然他和诸葛亮配合,北伐成果一定会大很多。
总结一下,我认为不存在最强的谋士,只有最强的谋士集团,就列出了人来算,最强的谋士集团在魏国。
首先个人对这个问题中的部分提问 有些质疑
周瑜 鲁肃 陆逊 这些人算的上谋士之称?
周瑜 陆逊 可以说是智将 鲁肃算治理内政的大才 比起谋士 个人觉得他们算不上这个称号。
个人曾对三国里面的顶级谋士有过一个排行,按功绩来看,第一的是诸葛亮
下面是我对上面几个人的简单评判
郭嘉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曾在曹操手下任司空军祭酒,是曹操最重要的谋士之一。
郭嘉劝曹操东征吕布、刘备,生擒吕布,一举平定河北。
“十胜十败”的论述,极大的鼓舞的曹操的信心,曹军的士气。
曹操曾评价:“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也”。
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峙, 郭嘉却断言: “(孙)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 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果然,孙策尚未渡江,就被许贡门客刺杀身亡。
三国志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也极力称赞他 “平定天下,谋功为高”
影视剧中荀攸
荀攸,字公达,颍川颍阴人。荀彧之侄,曹操主要谋士之一。
荀攸设奇策共十二计,只有钟繇知道。钟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后世不得而知。
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
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
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
曹操也曾称赞他说:“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
荀彧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
荀彧一生功绩可不少,帮助曹操生擒吕布,平定河北。
劝曹操迎接汉献帝来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奠定曹操政治基础。
官渡之战,荀彧提出“四胜四败”极大提高曹操信心。
官渡后期,荀彧劝曹操乘胜追击,消灭袁军主力。
曹操外出征战,荀彧坐镇中央,身为尚书令掌天下奏折批阅
曹操也曾评价,说:“忠心正直,谋虑深远,安定内外的人是荀彧,荀攸其次。”
影视剧中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
三国诸谋士,不管是正史还是演义,莫过孔明功绩最大。
三分天下,定计隆中。
孤身入吴,联吴抗曹。
入蜀助战,兵定益州。
辅佐称帝,延续汉室。
开发西蜀,安定民生。
平定南中,稳定后方。
北伐中原,六出祁山。
孔明出山以来,27年效忠刘备,11年大权独揽。看其一生何其精彩,其历史地位和功绩,对三国和对后世都影响深远。若以功绩来看,我认为诸葛亮顶为榜首。
【具体的排名,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 里面文章中 有个人见解的排行】
【如有不同意见 欢迎在下方品论来辩】
谢谢邀请!
我是五色土聊历史,我来回答:
慧眼识人择良主,屡献奇谋战袁绍,
十胜十败论战策,大放异彩平北方,
英年早逝曹操叹,君臣相知深似海。
顶级谋士当然是郭嘉了,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东汉末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
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在曹操诸多谋士中,唯独郭嘉最了解曹操,并且两人关系亲密,犹如朋友一般。据载,二人行则同车,坐则同席。在严于治军的曹营帐里,郭嘉有很多不拘常理的行为,但在偏爱他的曹操眼里,“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曹操手下有一位纪检官员,叫陈群,曾因郭嘉行为上不够检点奏了他一本。
但是,曹操一面表扬陈群检举有功,一面却对郭嘉不闻不问。不仅如此,曹操还暗地里为郭嘉一仍其旧的生活作风喝彩。在长年征战生涯中,曹操总是把郭嘉带在自己身边,以便随时切磋,见机行事。每逢军国大事,郭嘉的计策从无失算。曹操更是对年轻的郭嘉寄予了无限的希望,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后,把身后的治国大事托付给郭嘉。
郭嘉是曹操最喜爱也是最得力的谋士,其深具通晓事理,足智多谋的资质。应该说,曹操之所以用兵如神,“仿佛孙吴”。其中因为有郭嘉为其运筹帷幄,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用曹操的话来说。便是:“平定天下,谋功为高!”
以下是对郭嘉的概括: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
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
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
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
我是五色土聊历史,欢迎大家关注!!!
我是成杰思汗爱历史,我来试着回答!
这个问题我有不同的答案,真正在三国时期最厉害的谋士,并不在你说的那些人当中!
真正最厉害的谋士,是司马懿!
可以说,司马懿才是真真正正的千古第一谋士!
无论是卧龙凤雏,还是郭嘉贾诩,还是周瑜鲁肃,都不配与司马懿相提并论。因为司马懿不仅是一个合格的谋士,还是一个开国君主,虽然西晋不是他称帝,但是基础都是他打下来的。
可以说,中国上下五千年,没有任何一个谋士可以和司马懿相提并论的。
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司马懿家族非常显赫,高祖父司马均做过汉武帝时候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是南昌太守,,父亲司马防是京兆尹。
司马懿年前时候就聪颖过人,闻名于乡里。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司马懿年轻时候,为了不入仕曹操,在其统一北方时候,特意装病,而变相拒绝了曹操抛开的橄榄枝。其实当时司马懿是没有想清楚和下定决心,所以通过装病来敷衍狡猾多疑的曹操。因为出生高贵的司马懿,并不愿意服侍一个宦官的儿子,最重要的是,他不确定曹操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和能力。
最厉害的是,司马懿很长寿,活的比以上提到的所有谋士都久司马懿一直活到了73岁。这在汉朝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岁的古代,那是相当长寿的。
司马懿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和曹操斗,因为曹操既依赖司马懿,又忌惮司马懿。虽然曹操给后世嘱托一定要提防司马懿,但是还是斗不过狡猾的司马懿。
另外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和诸葛亮在斗。诸葛亮不用多说,智谋绝对冠绝三国,但是十多年的军事对峙,丝毫没有占司马懿多少便宜,最后还耗空国力,被曹魏一统,从这点来说,就比诸葛亮高了太多。
最后三分之一的时间,他是在和时间斗熬死了曹操,耗死了曹丕,等死了曹芳,最后给儿子司马炎铺好了所有的路,扫清了所有的障碍。
因此,可以说,司马懿代表了中国古代谋士的所有智慧,为人处世,军事谋略,政治治世,并且最后被尊为宣皇帝,这个成就在五千年的历史里面,没有几个谋士是能够做到的!
毛 主 席评论司马懿说: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评论其“出生世族,多谋略,善权变,为魏国重臣”。在毛 主 席的《三国志.陆逊传》评论道“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
柏杨先生评论司马懿说到“真实的司马懿,跟世人印象中的司马懿不同…249年的政变,受到朝野一致的好评与爱戴。就司马懿本身而言,他所受到的诟骂与诅咒,并不公平”。
后世历朝历代,由于其做法大逆不道,往往对司马懿多有贬低,到这并不能掩盖其智谋上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