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内电视剧演员跟电影演员跨界比欧美多?
首先我们要看看为什么会出现“跨界”的现象。
我国电视剧的发行渠道其实和美国比较类似,首先都是在几个大型电视台(国外是六个全国性的无线电视网,国内是央视和各大地方卫视)首播,之后低价打包给多次轮播给其他电视台。
但是在盈利方面,我国和国外却完全不同。
我国剧集的主要盈利是卫视台的首播权售卖,占了剧集收入的90%,而美国的首播只占了50%左右。美国剧集另一半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海外发行和收费的有线电视网,等于美国剧集的发行流程是:全国→国外→地方,而我国的是全国→地方。最近这些年互联网视频平台崛起,因此变成了全国→网络→地方。
从数量上来说,美国一年只播放4000集左右的剧集,而中国一年有14000集,美国仅是中国的零头。
但是这并不能证明中国的电视剧行业比美国多赚钱,只能说明美国的这条流程已经运营了很多年,市场经验累积非常丰富,基本已经固定,因此电视剧的市场也非常稳定,而中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商家太多,收入非常分散。
发行方面,中国电视剧每年产生的行业总收入,大概在100亿人民币左右(2015年的数据),而美国则高达200亿美元,是中国的十几倍。
因此,在一整条完整而且收入稳定的电视剧产业链里,电视剧演员就可以安心的参与电视剧的演出,而电影则是另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一来很少需要电视剧演员参与,二来跨界等于转换跑道,对演员来说也非常麻烦。
而国内整个影视行业都是不成熟的,演员为了赚钱,自然是先从投资较小的电视剧行业开始“谋生”,并网罗人气,等到成名后,再转战电影,一来是为了增加收入,二来是往更稳定的市场进军。
郭德纲首次正式跨界做电影,半个娱乐圈都来了为何票房还是扑街了?
如果跟同时期的捉妖记和唐人街探案比票房是差了点,如果和其他票房比1亿多的票房也不低了。
首先请半个半个娱乐圈的人也也不定拍的就是好片子,当时跟战狼2同时期上演的建军大业请的娱乐圈明星更多更大牌,战狼2票房达到56亿,建军大业是口碑票房双扑街。
其次郭德纲虽然人气挺高的,但他是在相声界人气高,如果拉到导演的位置上就不一定有那么高的号召力。郭德纲没当导演时,当过演员,拍的片子大部分都不太出名。再加上郭德纲之前拍的电影口碑都不太好,有好多网友认为他导演出来的电影也肯定不太好。
还有一点我认为也很重要,祖宗十九代的排片太低,只有百分之2.3,而且排片时间也很极端,不是早上6点就是深夜12点,这要是换成别的电影还真不一定有1亿多票房。就连郭德纲的徒弟岳云鹏都对排片很不满意,表示心疼师父。
还有就是春节档的电影太多了,首先有口碑很好的唐人街探案2,还有之前票房几十亿的捉妖记2,还有赵丽颖主演的女儿国,最后还有一匹黑马红海行动,祖宗十九代能在众多电影中有1亿多票房,已属不易。
最后祖宗十九代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豆瓣评分也只是5,郭德纲在微博里说,评价好的都是看过的,评价不好的都是没看的。
最后,你认为祖宗十九代好看吗?
《祖宗十九代》目前票房1.68亿(怎么看都不像扑街),票房分账6000多万,邀请明星30人拍摄,每人拍摄的时间为半天至一天不等,均价30万一人(30万一天的片酬不算低吧?)加上制作、宣发费用总3000万成本算是中规中矩吧。在其他收入不计情况下实赚3000多万,一部电影赚了3000多万能算是扑街吗?难道在题主的眼里,3000多万根本就不算是钱?
动漫IP如何展,才能和跨界商业合作成为电影行业焦点?
个人觉得,先从提升自身能力做起吧,当自己的实力够强大够优秀,不愁没有商业找你谈合作。在人物制作、剧情表现等方面,都还要下功夫,沉下心去制作,我相信中国的动漫会越走越辉煌。
首先,需要粉丝群众基础。大IP带来的商业链极其乐观。例如《名侦探柯南》《海贼王》等等,周边,主题商店,电影票房都有着不错的收益。
接着,优秀的作品与人物。让人产生共鸣,有可能陪着朋友去看,发现还不错,入了这部番,入了周边的情况很多很多。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
最后,扶持。不管是国家政策的扶持,还是商业化的扶持,宣传效果,都能很大程度上提高票房收视率和作品曝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