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富豪集团与军阀之间,是否存在依存关系?
首先我们要了解下东汉政权的三条支柱(也可以说是三股势力),即外戚集团、宦官集团、士族集团! 在帝国制度下三股势力互相角逐。到东汉末年,因为三股势力争权夺利,无视民间疾苦,不断是帝国内耗,大量的土地兼并,造成民不聊生,甚至出现民间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而黄巾起义对东汉帝国政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导致了中央无力对地方的治理和控制,无奈之下只好由原来实施的刺史制改为州牧制,因此为军阀势力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三国时期的富豪集团时期就是门阀集团,也可以说是士族集团,东汉时期士族集团垄断仕途,掌握国家选士资源。而军阀要成气候,则必须中央政府垮台。中央控制不了地方,军阀就称霸;文官治理不了国家,军阀就横行。因此刚开始富豪集团和军阀势力是互相仇视的!
为什么是刚开始?那后来呢?历史就是那么有意思!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起义,且规模巨大,波及全国各地,给帝国带来巨大的冲击,给了富豪集团和军阀势力提供了合作的可能。富豪集团(或者说士族集团)和军阀集团都要走到历史前台,两股势力就成了一对即合作又互相排斥的矛盾体!直到西晋大统一,士族集团完全掌握国家政权!
钱财和权力本就是无可分割的两样东西,在混乱时期,这样的相互关系更加的明显。在三国时期。富豪和军阀之间就是这样相互依存,相互依托的关系。
其一,钱可卖官鬻爵,权可生钱
卖官鬻爵这一件事情,主要发生在东汉的汉灵帝时期。在汉灵帝刘宏在位的时候,因为主弱臣强,宦官当道,再加上汉灵帝沉湎于酒色,朝廷出现了财政危机。为了填补国库的空缺,汉朝廷不断的加大的税收。同时,汉朝廷还明码标价的把各类官爵给一一列了出来。
汉朝廷的这种决定,很大程度上便宜了一些富裕之家。在汉代的时候,经过了汉武帝的重农抑商,以及“平准”和“均输”等控制物价的政策,使得商人的地位一降再降。作为商人,如果是在平稳的时代,那么他们肯定会处在一个较末的等级里面。但是,当朝廷开始卖官鬻爵之后,这些商人平时积累下来的财富,完全就可以去买官,把自己的地位提高。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富人拿钱买官,然后又利用身上的权力去压榨百姓,形成了一个恶劣的循环。虽然,到了三国时期,卖官鬻爵这种现象已经较少了。但是,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之前并没有相差多少年。因此 ,当初花钱卖官的那一撮人,经过了常年的财富积累,定然把自己所在的家族经营了起来和加深了底蕴。
其二,军阀搜刮钱财的同时,又是富人的主要靠山
三国,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在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战争的时代里,不说穷人难以生存,就是富人,也会为自己的安全保障忧愁。因为富人积累了大量的钱财,而打仗打的就是钱和人,有了钱去驱动,才能使鬼推磨。
所以,富人在军阀的眼里就是一座金矿。为了能够搜刮钱财,军阀有时候难免会暗地里做出一些危害富人的利益来。这么一来,富人为了寻求安全保障,甚至想让自己的家族,或者是自己的前途有一个光明的未来。那么,富人除了自己会招兵买马去争取外。很大的一部分富人,都会去投靠,或者是支持他们看好的那些诸侯。
在这一方面,糜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糜竺是徐州有名的豪商,大地主,而徐州糜家也是一个较有影响力的家族。但是,如果仅仅是以商贾的身份发展,那么在混乱的战争之下,糜家是难有保障的,就算是糜家养了私兵也不安全。所以,为了寻求糜家的出路,糜竺相中了来驰援徐州的刘备。在刘备还未发迹之际,糜竺就鼎立的支持刘备。所以,在刘备势力里,刘备对糜竺的信任可是很深的。而糜家,在刘备于蜀汉称帝之后也成为国舅之家。有了国舅这一层身份的存在,就像是拥有了一张免死金牌。
故而,当后来糜芳背叛关羽,投降江东的孙权,并称为一名“引路人”时,刘备对糜竺并没有过多的责备。甚至,刘备对糜竺的信任一如既往。
结语:钱和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而富商和军阀亦是相互依托的存在
钱财和权力,自古就是大多数人追求的东西,他们相互依存。正是因为这样的关系,才使得富商与军阀之间有了相互依托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在混乱的战争时代的时候更加的明显。三国时期,就是一个战乱的时期,正因为要打仗,才更加的需要钱财的支持。而富商对军阀的支持,就是一次投资。这种投资,不仅是投资他们的人身安全,更是对他们的家族未来和家族子弟前途的投资。
东汉末年,豪强势力在社会中的发展达到了顶点。豪强势力,不从事生产劳动但家财万贯,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时候,豪强势力将何去何从?不同势力都是如何与豪强相处的呢?
《后汉书》有言,豪强人的家,一下连起来有数百间房屋,豪强所控制下的肥田沃野千里,其奴婢以千为单位计算。另有史料记载,井田制度经过巨变,豪强名下的馆舍在郡国内随处可见,拥有的田亩甚至广可跨国。这些豪强没有国家公命,却能够穿官员才享受的衣料和图案。虽然他没有官方的地方官职,却能够享受相当于数千户人口的劳役。他们的荣华富贵富可封君,势力媲美当地行政长官。这些豪强参与贿赂,犯罪也能逃避法律的制裁,还有能力私养刺客死士......
但是到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这些豪强的命运也根据不同诸侯而改变。这些豪强的对立面有两个团体,一方是贫穷百姓,另一方是割据势力。
比如说黄巾军的白波对豪强大肆报复,董卓李傕也没有放过这些豪强。这两种团体使那个时候的豪强势力受到巨大摧残。
曹操为首的狠辣派
曹操掌权后明确指出,各郡国行政长官要对各地豪强有所监督,千万不能让豪强私藏百姓,也要杜绝豪强兼并平民的土地,占用其徭役。另外,在《司马芝传》中记载,司马芝担任“管长”时,他发现当地郡的郡主簿就是豪强,此豪强的宾客甚至有一千多家,这些人在外成为盗贼,担任官职后祸乱官场。最终司马芝很可能在曹操的授意下,与郡太守合伙收缴豪强兵权,雷厉风行。
除了曹操之外,对待豪强势力比较铁腕的还有刘焉和公孙度。
刘焉在进入益州后,曾随便找了个借口,把当地豪强十多个人杀掉,以此在益州立威。
公孙度也不例外,在郡中有一个豪强叫田韶,公孙度为了巩固统治借口田韶寡恩而将其杀害。这个豪强比较惨,曾经跟他作乱的一起被整顿杀害,总共一百多家人被“法办”。
看来,曹操、刘焉和公孙度更多的是借用剿灭豪强来立威。
东吴为首的温和派
豪强势力在这个特殊时期备受打击,但身在江东的豪族却非常幸福,因为他们勾结孙家,孙家也需要豪强,他们找到了共同利益点,相辅相成,最后导致的就是江东豪强势力越来越大。
根据记载,吴郡一地就曾有“顾陆朱张”四大姓氏,在三国时期逐渐“转盛”。很多公族子弟和吴之四姓,占据了郡中各个官员的位置,甚至一个郡能挤出一千多个官员。
根据其他史料记载,东吴势力君主虽然主动联合地方豪强,达成共同利益最大化,但有时为了一些政治目的,也会偶尔打压一下豪族势力。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以富豪闯三国》游戏攻略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