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三国志2曹操神兵怎么搭配?
您好,以下是少年三国志2中曹操神兵的搭配建议:
1. 曹操神兵:倚天剑、青龙偃月刀、七星宝刀
- 倚天剑增加曹操的伤害和暴击率,可以更快地击杀敌人。
- 青龙偃月刀提高曹操的攻击力和命中率,能够更好地应对敌人的闪避和防御。
- 七星宝刀增加曹操的生命和防御,提高他的生存能力。
2. 配件:冥纹腰带、鸣凤戒指、吸星魂珠
- 冥纹腰带能够提高曹操的生命和防御,增强生存能力。
- 鸣凤戒指提高曹操的攻击力和暴击率,能够更快地击杀敌人。
- 吸星魂珠能够提高曹操的攻击力和命中率,增强对敌人的打击能力。
3. 技能:神速、猛攻、致命一击
- 神速能够提高曹操的攻击速度,让他更快地发动攻击。
- 猛攻能够增加曹操的攻击力,让他更容易击杀敌人。
- 致命一击能够提高曹操的暴击率和暴击伤害,让他能够快速击杀敌人。
少年康熙除掉鳌拜的方法,如果汉献帝也照做,可以对付曹操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就要从二人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进行分析。
01
先来说说康熙,康熙八岁登基,他在除掉鳌拜前虽然同样是一个傀儡皇帝,但他的政治环境却与汉献帝大为不同。首先康熙是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其次,当时的满清八旗军队绝大部分都是服从皇权的统治与管理,这就为康熙日后除掉鳌拜奠定了基础条件。
并且在康熙执政早期,国家虽未完全统一,但基本已成统一的大势,三藩虽只是表面臣服于满清的统治,但起码在康熙除掉鳌拜前,他们未发生过叛乱,而国家只要不出现大的动乱,权臣就很难完全把持朝政,彻底阻断皇帝的政治资源。
因此康熙才得以一方面虚与委蛇,处处示弱以此来麻痹鳌拜,令他疏于防范,另一方面则暗中调兵遣将,秘密布置,随后召鳌拜入宫,一举将其拿下,交刑部议处。
02
反观汉献帝,自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中原大地狼烟四起,一时间出现了大大小小数十个诸侯割据的势力。此时国家出现了规模宏大的动乱,遂造成皇帝手中的权力还不如一个小小的诸侯,皇权的公信力严重下降。
并且由于原先的都城被董卓所焚毁,汉献帝和官员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曹操迎回许昌,而许昌正是曹操经营多年的老巢,献帝进入许昌后就等于失去了自主权。
再者,曹操在长期的南征北伐中,不断积累自身势力和他的威望,在当时他不仅拥有了自己庞大的军队,而且大规模的文武官员都被团结在了曹操麾下,形成了曹操的政治力量。汉献帝此时完全是寄人篱下,手中无兵无权,威望又比不过曹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献帝自保都成问题,又怎么可能能够像康熙除掉鳌拜那样去除掉曹操呢!
这主要是因为身边的人实力不同。
我们先来看康熙皇帝身边的人。
公元1661年,顺治皇帝驾崩,生前遗诏将皇位传给了三皇子玄烨,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康熙皇帝,而由于康熙皇帝即位的时候只有8岁,所以顺治帝给玄烨留下了四位辅政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除此之外,这时候还有一位出名的皇太后——孝庄皇太后大玉儿(由于孝庄皇太后经历三世皇帝,称呼也有所不同,我们接下来统称孝庄皇太后),我们应该都听过这位皇后的名字,她聪明至极,精于算计,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几位太后之一,辅政大臣的名单,也是孝庄皇太后授意的。
然后,我们分别说一下这几个人。
首先是索尼。索尼是满清的开国功臣、一等公,顺治皇帝即位也有他的功劳。应该说,四个辅政大臣中,他是最厉害的一个。可这位辅政大臣死的早,在康熙六年就去世了,但去世了不代表对康熙除鳌拜就没有帮助了。他的儿子索额图继承了索尼的辅政大臣位置,他的孙女赫舍里氏是康熙皇帝的皇后。
然后是苏克萨哈。苏克萨哈是告发多尔衮的功臣之一,也有军事才能。这位辅政大臣和鳌拜不和,在康熙六年,苏克萨克事败,被鳌拜告发处死。
再说遏必隆。遏必隆也是满清国开国功臣的后人,他同样是一等公,遏必隆的女儿也是康熙的妃子之一。
最后是鳌拜。鳌拜是跟随皇太极打天下的人,“满清第一勇士”,也是顺治皇帝即位的拥护者,在索尼、苏克萨哈死后,鳌拜可谓是独揽大权。
所以,康熙皇帝和四个辅政大臣的关系如下:
这张图虽然简单,但却明了,四位辅政大臣,两位和康熙有联姻的关系,另外两位互相争斗,不亦乐乎。
然后我们把时间点重新调回康熙六年,这一年,索尼死了,他的位子传给了索额图,索额图是康熙皇帝的岳父;苏克萨哈被鳌拜搞死了,鳌拜做大了,遏必隆倒是没什么变化,他是康熙的岳父,也是个墙头草,没有主见。换句话说,这一年,还剩下三个辅政大臣,两个是康熙的岳父。而死了的苏克萨哈也不是什么都没留下,苏克萨哈本身就是满清贵族,又因为是辅政大臣,追随的人极多,鳌拜搞死了苏克萨哈,看似实揽大权,实际上是树了一大批敌人。这样看来,康熙皇帝和鳌拜,到底谁的底子厚?你要清楚,我可还没加上孝庄皇太后和爱新觉罗掌实权的元老。所以,看似是鳌拜独揽大权,可朝廷中的人、八旗的兵,大多数可都是康熙帝的。
表面上,大家都怕独揽大权的鳌拜;实际上,康熙皇帝真下定决心除了鳌拜,几个小太监足够了,没人会管。
除掉鳌拜之后,索额图清查鳌拜党羽,家族势力扩大;苏克萨哈平反,子孙继承爵位;遏必隆因举棋不定,做了个墙头草,被剥夺辅政大臣的身份,但其家族并没有受影响。
死了一个鳌拜,其他人皆大欢喜。
反观汉献帝,局面可就完全不一样了,说起来也简单多了。
刘协这个皇帝是怎么当上的?是异姓人董卓废了汉少帝刘辩立的。这说明什么?说明大汉朝已经不在皇室掌控了。刘协是怎么到许昌的?是被曹操撸过去的。这时候天下是什么局势?天下大乱,刘表、刘璋、孙策、公孙瓒、袁绍等诸侯割据,表面上都听皇帝的,实际上没人听皇帝的。汉献帝刘协这个人,一点实权都没有,他身边支持他的人是谁?以伏完为首的一些文人。曹操是谁?朝廷兵马的管理者,门客无数,将士无数。
汉献帝跟康熙哪能比?军权没有,实权没有,甚至连身边的人都是曹操安排的,他上哪儿培训小太监去?更何况,他要是真敢杀了曹操,第二天曹操手底下的人就能把汉献帝劈了,你信不?
所以说,康熙不用小太监,也会有其他方法除了鳌拜;刘协用了小太监,可能自己先没了……
综上,康熙帝用的办法,放在刘协身上,压根就行不通。
我是伏生说历史,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