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上古尧帝要将娥皇、女英都嫁给舜帝?
相传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王是黄帝,姓公孙,名叫轩辕,后人将皇帝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代称之一。
黄帝死后,他的曾孙高阳继承了王位,被称为颛顼。
颛顼死后,他的堂兄弟高辛继承了天子之位。
高辛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挚,一个叫放勋。高辛死后立了挚,但挈并不是个好天子,死后由弟弟放勋继承了王位,就是尧帝。据说尧制定了一年的天数,还规定了东西南北的方向等。
尧在选择接班人的问题上颇费周折,不惜拿两个女儿做“卧底”来考察舜,最终将王位“禅让”给了自己的女婿舜。舜名叫重华,据说也是黄帝的后裔。
舜之后大禹上位,这可能是唯一一位全凭自己治水有功而走到前台,走上领导岗位的。这也许算是唯一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禅让吧,他也成为禅让制的终结者。
然后禹的儿子启神一般的操作,登上了天子宝座,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至此,所谓的“禅让制”为世袭制取代。
大舜是上古时候孝顺的典范!也是爱民如子的典范!
舜,姓姚,妫氏,名重华,字都君,谥曰"舜",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传说中他的号是有虞氏,建立虞国。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史称帝舜、虞舜、舜帝。
舜是上古先王中人生逆袭的榜样,是绝境中奋起的典范。舜生长在一个“问题家庭”,传说他每只眼有两个瞳孔,叫“重瞳”,这在古代被看作是天赋异禀,但现在看来是“斗鸡眼”。古人认为重瞳的都是很厉害的人,传说西楚霸王项羽、南唐后主李煜都是重瞳。
舜是大孝子,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乡亲们都很喜欢在他的带领下做事。尧的儿子是个品质不佳的纨绔子弟,尧不好意思把帝位传给这个不肖的儿子,就四处寻找可以继位的人。尧帝看中了舜的德行和能力,准备把帝位禅让给他,为了培养他,尧帝把两个女儿都嫁给了舜,并且派了九个人扶持帮助舜。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但对生在“问题家庭”的舜来说,却必须参与一场现实版的“死神来了”的游戏,因为舜首先要躲过他父亲、后妈、弟弟“暗杀三人组”的暗杀。
舜的父亲是个瞎子,人称“瞽叟”;继母心狠手辣,同父异母的弟弟更是以搞死舜抢两个嫂子为最高理想。他们组成紧密协作的“暗杀三人组”,处心积虑搞死舜。几次预谋已久的暗杀,舜都应对自如化险为夷,每一次逃出生天,舜就更加孝顺父母、帮助弟弟。“亲人虐我千百遍,我对亲人如初恋”,因此,舜又被看成是大孝和大善的典范。
舜帝在治理部落联盟方面,有极高的领导才能。他总是能带领别人一起行善,他在历山耕田,当地人不再争田界,互相很谦让。大舜的个人魅力很强,人们都愿意靠近他居住,两三年即聚集成一个村落。
当时部落联盟领袖帝尧年事已高,欲选继承人,四岳一致推举舜,于是,尧分别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让九名男子侍奉于舜的左右,以观其德;又让舜职掌五典、管理百官、负责迎宾礼仪,以观其能。皆治,乃命舜摄行政务。
儒家的第二号人物孟子,除了最崇拜孔子之外,那就是崇拜大舜了。
“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孟子举了大舜的例子说,“人在年少时怀恋父母;等年龄大了知道爱好美色,则喜欢年轻漂亮的姑娘;有了妻子,就迷恋妻室,做了官就讨好君主;得不到君主赏识就会内心焦躁。只有最孝顺的人才终身怀恋父母,到了五十岁还怀恋父母的,我在伟大的舜身上见到了。”
在孟子看来,舜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不仅自己身上闪耀着性善的光辉,还能带着别人一起行善,让这个世界充满阳光和爱。
“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说,“舜帝的伟大之处,在于带领别人共同做善事。舍弃自己的缺点,学习人家的优点,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长处来行善。从他种地、做陶器、捕鱼一直到做天子,没有哪个时候不向别人学习。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也就是与别人一起来行善。君子最高道德就是带领别人一起行善。
你看,那么好的人,到哪里去找?所以,尧就先做了舜的老丈人,最后还把天下给了他。你说,这么好的岳父,到哪里找去?
历史上真正的娥皇女英,湘妃竹有什么不一样的含义?
舜的妻子是尧的女儿,娥皇和女英。舜以自己的贤德娶到了娥皇女英这两位聪慧贤良的妻子。娥皇女英对舜一直不离不弃,始终如一。在舜身死后,更是悲伤殉情,留下了“湘妃竹”这一凄美的爱情故事。
娥皇女英是舜妻子还是李煜的妻子?
娥皇、女英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 南唐后主李煜的妻子,一个是大周后,历史记载叫娥皇,即昭惠后,在李煜28岁时病死。其后三年,李煜立大周后之妹为后,是为小周后,历史上没有记载这一位的名字。小周后于李煜被毒死一年
为什么李煜的皇后也叫娥皇女英?
因为大周后和小周后是姐妹。
周娥皇(936年-965年),南唐司徒周宗长女,十九岁时,入宫为妃,得到后主李煜恩宠。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册封周娥皇为国后。乾德二年(964年),周娥皇因病逝于瑶光殿,时年二十九岁,谥昭惠,葬于懿陵,史称大周后。
小周后(950年-978年),名不详,南唐司徒周宗次女,周娥皇(大周后)之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