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芝加哥打字机”的汤姆逊冲锋枪,战场上的杀伤力如何?
“芝加哥打字机”的绰号对于汤姆森冲锋枪来说还是非常尴尬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的禁酒令让黑帮犯罪猖獗。汤姆森冲锋枪射速快,火力凶猛,让黑帮分子对他爱不释手。
1929年,美国“圣瓦伦丁节大屠杀”是汤姆森冲锋枪的成名之战。伪装成警察的黑帮分子用汤姆森冲锋枪打死7名对手。被美国列为“国家头号公敌”著名大盗约翰·迪林杰靠着一把汤姆森冲锋枪,一年中抢劫所得就超过了前辈詹姆斯16年的所得。
绰号“娃娃脸”的银行大盗纳尔逊每次作案都招摇地一手拎着钱袋子,一手拿着冲锋枪朝警察扫射。为此美国FBI不得不大量采购汤姆森冲锋枪来压制帮派分子。
美国黑帮喜欢把汤姆森冲锋枪伪装在小提琴里,它的第一个绰号叫“芝加哥小提琴”。由于黑帮犯罪越来越猖獗,汤姆森冲锋枪发出的“哒哒哒”的声音让人闻之色变,慢慢的绰号又变成了“芝加哥打字机”。
冲锋枪诞生于一战后期,德军为了破解堑壕战的僵持,开创了“暴风突击战术”,简而言之是一挺轻机枪加几十把冲锋枪组成的突击队,凭借自动武器的密集火力,迅速冲到对方战壕。
德军的冲锋枪在战壕内像扫把一样打得协约国狼狈不堪,但由于德国战败,又加之美军决策层都是经历过一战洗礼的老兵,他们认为汤姆森冲锋枪作为机枪使用射程和威力都不够,作为步枪使用又太笨重,所以才被下放到民用市场,成了黑帮火拼的利器。
二战初期,大量装备“冲锋枪+手榴弹”的德军所爆发出来的战斗力让盟军高层意识到“大威力、远射程”的步枪并不适宜所有战斗,他们开始大规模地向美军采购汤姆森冲锋枪。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汤姆森冲锋枪才被正式列为美军制式装备。在岛屿作战中,美军发现几百米外的目标交给火炮和坦克更有效,在一两百米距离的的近战中,火力输出的连续性和灵活性的重要程度远远超过了射程和威力,所以汤姆森冲锋枪的产量一下被提升到140万把。
租借法案通过后,汤姆森冲锋枪大量进入中国军队,尤其是远征军。1943年10月30日,新38师搜索连在缅甸胡康河谷一举全歼日军18师团的一个搜索队和一个中队,共计240人。日军战后总结道:
“尽管双方的兵力和装备并不能说有着绝对的优劣之分,但在茂密的丛林里,中国兵使用可以连续射击的自动步枪和迫击炮,显然比掷弹筒加上又笨又长的三八枪威力更大。”
解放战争期间,被缴获的汤姆森冲锋枪在我军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国民党名将邱清泉、张灵甫据说都是被汤姆森冲锋枪击毙的。
杀伤力还可以吧,总体上与二战其它冲锋枪处于差不多的水平。
汤姆逊使用了.45ACP弹,这东西有点年头了,但它在20世纪初的美军装备选型中取得了一致的青睐,淘汰了德国人的7.63mm毛瑟手枪弹和9mm帕拉贝鲁姆弹,也淘汰了·380弹。
其中当然有资本的力量和国民心态作祟,否则很有可能美军当年装备的就不是柯尔特手枪而是卢格了。
.45ACP弹的特点是粒大、停止作用好,至于倾彻力、弹道等方面,与9mm帕拉弹区别不大。(其实这两位都是100年前的东西了)
实际上,.45ACP和9mm帕拉贝鲁姆的争议一直存在,从1905年美军开始寻找新的军用手枪以来,二者就吵个不停。也正因为这种争议,我们可以侧面了解二者其实都是小性能数据有差异,实际差不多。
不过,美国人特别相信.45ACP弹药的性能,连当代的美国警察蜀黍都认为9mm不能镇邪,要打死黑大壮.45ACP是最好的。
所以美国的.45ACP非常流行,如果不是美军后来换上了点9mm帕拉贝鲁姆弹的MP5冲锋枪和博莱特92F手枪,11.43mm真要成为国民弹药。
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军只有汤姆逊一种冲锋枪可供装备,没有啥选择的余地。甚至英军也没有选择,他们也引产了一部分汤姆逊,直到斯登冲锋枪被研制出来。
美国人从汤姆逊1928型开始,不断减配,压缩成本,开发了M1,M1A1等型号。没办法,这玩意儿贵呀。
后来开发的M2、M3等冲锋枪为了减少换装压力,都要求延续汤姆逊的弹匣,也就留下了.45ACP的弹继续使用。
汤姆逊的战场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射速高,火力密集,除了贵和连续发射时动静太大难以掌控外,几乎没有什么大毛病。
太平洋战场中,美军用配备了弹鼓的汤姆逊与日军打丛林战,在近距离的交火中完全可以形成短时间的火力压制,是日军最惧怕的丛林武器。
汤姆逊冲锋枪,也即M1921式冲锋枪,之所以有芝加哥打字机绰号,源自此枪最早为黑帮势力所使用,在美国内颁布禁酒的年代,黑帮势力为抢街头地盘,经常用汤姆逊冲锋枪来火并。
由于此时的汤姆逊冲锋枪采用了100发大容弹量弹鼓,火力持续能力很强,发射时发出“嗒嗒嗒”非常有节奏的声响,所以被称作为“芝加哥打字机”。
此外,又由于汤姆逊冲锋枪拆下木托和弹鼓后,可以很方便地隐藏进小提琴盒里,因此犯罪分子又将其称为“芝加哥小提琴”,汤姆逊冲锋枪在美国内至少有两个绰号,可谓大名鼎鼎。
(美黑帮手中100发弹鼓的“芝加哥打字机”)
但由于此枪结构太过复杂,分量又特别沉重,价格又很昂贵,除了美国内警察有少量装备外,军队一直拒绝采购并装备此枪。
二战爆发,由于英法联军缺乏冲锋枪等步兵自动火器,就向美国大量采购此枪,美军工就将汤姆逊冲锋枪重新进行了改良,简化了工艺流程,取消了枪管外部的散热槽等,降低了生产成本,取消了50/100发弹鼓,设计了20/30发直弹匣,改进的汤姆逊冲锋枪被命名为M1式冲锋枪。
M1式冲锋枪,只能使用20/30发直弹匣,不仅装备英法军队,二战时美军也有采购,先期装备连排班指挥官和军士长等。
(二战美军的M1式冲锋枪)
绰号芝加哥打字机汤姆逊冲锋枪,真正上战场的其实不是很多,大都是美国内民用和警用产品,因为美军队并未采购装备,由于此枪射速高达每分钟1500发,所以别看100发弹鼓容弹量很大,连发时仅4秒钟就能打光弹鼓。
20年代初,有56支汤姆逊也即最早的M1921式冲锋枪被卖到中国(整个二、三十年代美仅外销了此枪3000支),装备了孙中山的卫队,这有历史存照能证明。
在陈炯明发动兵变,炮轰总统府和粤秀楼时,孙中山卫队配备的汤姆逊冲锋枪在反叛乱中表现出色,凭借强大的持续火力,杀开了一条血路,掩护孙中山和夫人登上了永丰舰顺利脱险。
(孙中山卫队配备100发弹鼓的M1921式冲锋枪)
孙中山卫队所配汤姆逊冲锋枪,在危险关头立了奇功,从侧面印证了汤姆逊冲锋枪的作战威力,在近战时,其火力强大,数十支100发弹鼓的汤姆逊冲锋枪集中射击,瞬间喷射出成千上万发子弹,能轻易突破栓动步枪阵地,压制住对手很少的仅20/30发弹匣的轻机枪。
由于汤姆逊冲锋枪配备的是11.43毫米的弹丸,尽管是手枪弹,但从汤姆逊冲锋枪射出,依然具备强大的杀伤力,在战场上,对手只要挨上一发子弹,就有可能立即丧失战斗力。

综上,被称为芝加哥打字机的汤姆逊冲锋枪,真正上战场的其实并不多,上战场的是其改进型M1式冲锋枪,但由于配备了11.43毫米的弹丸,其杀伤力还是相当惊人的。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图片均下载网络,无意侵犯作者版权,特此声明。
俗话说外行看枪内行看弹,评价一种枪械的杀伤力如何重要的不是枪械本身,毕竟枪做的再精致,也不过是个发射平台,弹药才是决定枪械杀伤力的重要因素。
汤姆逊冲锋枪的型号很多,常见的有M1921型,M1928型,M1928A1型,M1型,M1A1型等,但是他们通常都发射同一种枪弹,即.45 ACP手枪弹,国内也叫作11.43mm手枪弹。在军用手枪弹中,.45 ACP的口径已经算是比较大了,因此它的杀伤力在军用手枪弹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手枪弹一般使用的是直筒弹壳,比如.45 ACP和9mm派拉贝鲁姆弹等,这就意味弹头的直径越大,弹壳的容积也更大,能装下的发射药也更多,再加上.45 ACP弹较重的弹头,动能往往比一般9mm派拉贝鲁姆弹更大,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动能越大杀伤力也越大。当然了,枪弹创伤是一个非常玄学的过程,人体器官错综复杂,我这里说的只是理论上的情况。
当然了,产生杀伤的首要条件是击中目标,没有打中说再多也是白搭。由于.45 ACP弹相比9mm弹更大的后坐力,前者的命中率会比后者差一点。而且汤姆逊冲锋枪的枪托设计不是很好,没有采用直枪托设计,射击时枪口上跳会比较严重,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命中率。
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是轻兵器爱好者,热爱轻武器与战术文化,期待与你一起走进狂野的轻武器世界!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精彩轻武器文化。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明日之后汤姆逊冲锋枪怎么获得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