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为何会投降曹操,为何是张辽才可以劝降傲视天下的关羽?
首先张辽和关羽的私交非常好;其次关羽认可张辽的人品;三是张辽也是后来才投降曹操的,对投降和义气有很深的认识,说话能说到关羽的心坎上;四是刘备的家小还在曹操手上,现实要求他来照顾,如果只为了忠义而死,不实事求是,是愚忠;五是关羽还不知道刘备是否死亡,如果刘备没死,以后需要他的时候,他又不在了;六是曹操给他开的条件很宽大,刘备如果活着,他可以去找;七是曹操的爱才之心让他佩服。
关羽投降曹操是无奈之举,在当时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牺牲自己的名声,保住自己和两位嫂嫂的安全,要么抗争到底,逼迫曹操强攻,最后的结果一是被俘,二是被杀,名声同样还是保不住。
权衡利弊之下,关羽才决定投降曹操,但也给自己留足了面子,叫“降汉不降曹”。这都是面子问题。
那为什么是张辽来劝降“关傲天”呢?
下邳之战时,关羽遭遇了他人生中第一个大劫,被徐晃、许褚夹攻,被伏兵击退,回下邳的路又被夏侯惇断了,关羽只得跑到一座土山,连下邳最后也被曹操拿下。关羽连续几次冲击都突破不了包围网,可以说是进退无路,余下的似乎只有被俘了。
之后张辽单骑上土山,以三罪三便来劝降关羽,战死三罪是:自己战死则背弃桃园结义的情义,不义;自己身死留名,却把刘备的两位夫人和合城百姓留给曹操,不仁;关羽一身武艺无法施展,上不能报汉室,下不能保百姓,不忠。而投降三便是:一保夫人、二保桃园之义、三可留有用之身。
不得不说张辽确实是劝降的高手,被他这么一说,心高气傲如关羽者都不禁动容,和张辽定下了三约:降汉不降曹、保证夫人安全、有了刘备下落后立刻离去。当然最后这三约也在张辽的三寸不烂之舌下让曹操欣然接受了。
所以并不是说张辽和关羽有情谊,关羽才听了张辽的劝降,而是张辽深懂劝降的艺术,他不一味地求关羽投降,而是从刘备、甘麋两位夫人、下邳百姓和汉室来劝关羽保全有用之身。当然这面子也是给足了关羽,满足了关羽的傲骨。
说到底这都是面子问题,张辽把关羽的面子圆了,又使得曹操满心欢喜地接受了关羽三约。要是张辽一上土山就摆明车马,要关羽投降的话,关羽面子下不来,当场动武都有可能。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所谓英雄者,惺惺相惜也。
1两者皆为出身寒微,关羽出身逃犯,且为贩枣者。张辽出身北方边陲游牧民族,亦不是贵族
2武艺相当,三国中武艺最高者为吕布吕奉先。三英才可战吕布,吕布旗下最优秀者莫过于张辽
3忠义似曾。白门楼斩吕布时,张辽痛骂之。
所谓相惜者,一瞬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