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游戏网

三国群英传8许褚钟会武将技能一览(三国群英传8许褚钟会武将技能一览攻略)

今天给各位分享三国群英传8许褚钟会武将技能一览的知识,一起来了解下吧!
  1. 钟会下令斩杀许诸小伙,许诸提拔了很多人,为什么没人为许仪求情呢?
  2. 许褚之子为何会被钟会斩首示众?

钟会下令斩杀许诸小伙,许诸提拔了很多人,为什么没人为许仪求情呢?

这就要分析钟会和许褚两人的为人了。

许诸作为曹操时代的红人,实际上情商并不高,也没有记载他提拔过很多人,我个人推测许褚作为护卫统领,多多少少提拔过一些人,但是应该没有什么名人。许褚是以忠心勇武让众人佩服,但正是因为忠心,许褚应该是不怎么受众将领待见的,比如还罪过曹仁这样宗亲元老,虽然说许褚做的没错,但是曹仁不一定这样想,连曹丕都知道许褚为了曹操连自己父母都敢杀,所以说许褚无形中应该的罪过不少人,这也是曹操所看中许褚的忠心,所以作为许褚的子嗣许仪自然也受其父影响,人缘关系不是太好。

钟会恰好又是私心比较重,谋略比较强的人,钟会在后期连邓艾这样的有功之臣都敢诬陷,诬陷的有板有眼,那么聪明的人想杀谁,都不会让人留下话柄,而许仪正好又是莽撞之人,装到了枪口上,钟会斩杀许仪确实有点过了。

再说,许仪被斩的时候,也不是讲没人为许仪求情,无论是演义还是史料,都记载诸将“其父许褚有功于朝廷,望都督恕之。”不过钟会为了树立威信,许仪就死了。

许褚是三国时期曹操帐下的一员猛将,被曹操称为“吾之樊哙”,军中敬畏而称他为“虎痴”。典韦死后,他肩负起护卫曹操的重要职责,而他的表现也十分出色。据《三国志》记载,在马超想要偷袭曹操时,“许褚瞋目惮之,超乃不敢动。”可见他的勇猛。不过,这样一员虎将,其子却被钟会斩首示众,这是为什么呢?

上文已经说到,许褚跟随曹操征战,立下汗马功劳,而他也因为勇武过人而得到士兵们的尊敬,故而在曹魏拥有很高的地位,被封为“中坚将军”。曹操死后,他“号泣欧血”,可见君臣二人的感情之深。曹丕感激他的功劳,便“进封万岁亭侯,迁武卫将军,都督中军宿卫禁兵。”

魏明帝曹叡继位后,又赏赐许褚“进牟乡侯,邑七百户,赐子爵一人关内侯。”可见许褚作为三朝老臣,受到的待遇之优厚,地位之尊崇。不过,尽管人们常说“虎父无犬子”,但许褚这样一位“虎父”之子许仪却没有继承父亲的武勇,到景元四年(263),曹魏大举伐蜀时,他还仅仅是个小小的牙门将军。

景元三年(262),大权在握的司马昭“以蜀大将姜维屡扰边陲,料蜀国小民疲,资力单竭,欲大举图蜀。”眼见蜀汉已经是强弩之末,而姜维又时常袭扰边境,不胜其扰。于是派出十几万大军,想要一举平定蜀汉。

其中,“邓艾、诸葛绪各统诸军三万馀人,艾趣甘松、沓中连缀维,绪趣武街、桥头绝维归路。会统十馀万众,分从斜谷、骆谷入。”也就是说,邓艾和诸葛绪共计六万余人的军队是作为辅助,钟会带领的十万大军则是攻蜀主力。

一年后的秋天,征蜀大军向益州进发。自古蜀道艰险,钟会也深知这一点,于是派出时任牙门将的许仪作为前锋,先行修路,以便大军通过。《三国志》记载道:“先命牙门将许仪在前治道,会在后行,而桥穿,马足陷,於是斩仪。”

钟会策马走在许仪修缮过的桥上,桥面却被马蹄踏穿,盛怒之下的钟会毫不顾忌其父许褚为曹魏做出的贡献,当即将许仪斩首示众。于是,“诸军闻之,莫不震惊。”上文已经说过,许褚深得将士们的爱戴,爱屋及乌,他的儿子许仪自然也在军中颇有些名声。如今他因为没将桥梁修好便被斩首,将士们都震惊而恐惧。

《三国演义》中则有更为生动的描写,原文写道:“会唤许仪至帐下,责之曰:‘吾方才到桥上,陷住马蹄,几乎堕桥……汝既违军令,当按军法!’叱左右推出斩之。诸将告曰:‘其父许褚有功于朝廷,望都督恕之。’会怒曰:‘军法不明,何以令众?’遂令斩首示众。诸将无不骇然。”

按照《三国演义》的叙述,钟会将许仪斩首是因为他没有履行好先锋的义务,违反军法。为了让军法服众,钟会毫不在乎他父亲的功劳,而是一视同仁,将许仪按军法处置,也成功取得了效果,让军队不敢触犯军法。这样看来,钟会斩许仪这一举动和诸葛亮斩马谡类似,都是为了凸显军阀的地位,从而更好的号令将士。

钟会杀许仪为了立威,钟会当上三军主帅,但是怕众人不服,来个杀鸡儆猴。钟会是个连邓艾都敢搞的人,他是不会怕许褚的。

钟会个人风评就不好,关于钟会评价往往是能力强,性格寡恩,好利。他要杀个犯小错的许仪也是情理之中的。

许仪资料太少了,钟会可能讨厌许仪。许仪因为许褚之子的关系当上牙门将,但是在历史记录中许仪是完全没有功绩的,可能钟会认为他是吃白食的,让他开路就开路,结果开路开不好,把主帅的马陷进去。牙门将开路官如果会被问斩,那这么死没毛病。


许褚之子为何会被钟会斩首示众?


曹操创业称王,他的‘左膀’‘右臂’辅助良多。‘左膀’是他的宗室家族中人,比如曹仁曹洪、夏侯哥俩、曹真曹休等族中兄弟子侄。‘右臂’是他信重的外姓帅才将勇,如张辽、许褚、徐晃、张郃等。这种创业构架,就是在现今很多私人企业管理层中,也多为常见。自家亲戚,最为放心,外姓英才,恩泽留之,不失为一种管理好方法。

要说曹操在“右臂”中最最信任的是谁,许褚排第二,没人敢称第一。许褚字仲康,安徽亳州人。容貌雄毅,勇力过人。他年轻时,世道乱,盗匪四起。为了平安,他带领村里亲族中人,建了壁坞{坞:防卫用的小堡}。时有流寇来袭,围困数日,在许褚的带领下,以少敌众,寇终不得入。后来坞内缺粮,许褚与寇匪商谈,用二十头牛换流寇的粮食。交易当日,有一头牛折回,许褚拽其尾,硬生生拖了一百多步,把牛送到寇营中。众寇大为震惊,第二天就退兵,另扰它方去了。

后来,许褚带了不少村中的宗族中人、精壮少年,投奔了曹操。许褚每战奋勇当先,斩将夺旗。曹操甚为青睐,曾说:此吾之樊哙也。把许褚比作汉初刘邦最信任的悍将樊哙。许褚也不负宠信,多次于战阵之中,不惜性命,救下曹操。官渡之战时,有曹操手下两将欲反,阴谋刺杀曹操投效袁绍。借拜见曹操欲行谋刺,恰逢许褚入帐,被许褚立喝击杀。潼关与军阀马超作战,曹操大意,被马超骑兵围住,许褚又是凭武勇,抢得小船保护曹操撤离。敌方箭发如雨,许褚一手持马鞍挡箭,一手摇橹,于万险中救出曹操。

曹操亦厚待许褚甚深,封他为关内侯,中坚将军。并且把当初跟随许褚的村中族人、精壮,全都论功,升了将军、都尉、校尉等武官职位。后来曹操亡故,许褚守灵,痛哭到吐血。可见此二人恩信非比一般。魏明帝曺叡{曹操的孙子}即位后,许褚病故,谥号为壮侯。他的儿子许仪沾光,可以世袭。

但可惜是许仪却没有享受官二代的福气,在参加伐蜀战役中,被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军事的钟会所杀。

三国群英传8许褚钟会武将技能一览(三国群英传8许褚钟会武将技能一览攻略)

钟会何许人也?司马昭第一心腹。在司马昭夺权欺压曹魏政权中,钟会已屡立其功。钟会是颍川士族之后,太傅、大书法家钟繇的幼子。标准的官宦士族之后。根据《世说新语》记载,名门公子钟会在年轻时,就与同样士族出身的司马师司马昭兄弟有亲密交往。而他的机智才华,当时人就喻为有张良之范儿。司马昭之所以升为大司马、辅政,与曹魏抗衡,逐步夺权,钟会出谋划策,助力堪称第一。钟会宁愿在大将军司马昭府内任记室,,不接受魏朝廷任命的太仆,说明钟会是司马氏篡权魏朝的主要心腹之一。 伐蜀,就是钟会与司马昭纵论形势、共同策划的战略。

公元263年,魏国举兵攻打蜀国。钟会为帅,命令牙门将许仪{许褚之子},在前修路,自已率军跟在其后。却发生了一件意外,过桥时,战马陷入坑中。钟会大怒,定了架桥开路先锋许仪玩忽职守之罪,将许仪斩首。所属军队,无不惊恐畏惧。

不动脑的话,许仪办事不利,钟会杀之,无有过错。细思之,真的则另有政治方面的逻辑蹊跷。当时形势,司马氏与魏家第四代帝王,因为权争,已同水火。以司马昭为代表的司马家派系势力基本把控了魏家朝堂势力,一代豪雄的曹操的曾孙,已无祖上曹操当年的霸气雄才。 朝堂之上,历来是几个世族官家把持,他们之间往往结盟,联姻。从而形成圈子、派系。

许仪虽为虎体鹓班之将,得到虎父功荫,但祖辈却无功业,不是世家大族。至多是官二代而已,而这种官二代,在魏都城不可胜数,放在世家大族的圈子里,号都挂不上。在司马氏专权之势下,抗争使不上劲,谄媚司马又恐负了魏家信宠之恩。只能是做好自己的职务再说。却没想到,会被钟会拿来作了严军纪、树军威的“典型”。 钟会敢于拿许仪开刀,说明司马昭势力已是权倾朝野,杀许仪,不只给自己立了军威,还无形助了司马氏一把,可以让原先的曹系人马重新考虑一下站队问题。反过来说,若魏王在世或许褚尚在,借给钟会十个胆子,他也不敢的吧。

后来钟会拿下西蜀,兵多将广,心生狂意,欲反袭中原,称尊天下。被老谋深算的司马昭击败身死,年仅四十。《三国志-钟会传》中评论钟会心大志迂{迂:不合时宜、不切实际},确实在理。钟会虽腹有锦绣,却行事骄狂。杀许仪,当时虽有益多,一旦自己有反心,却又成弊。曹系旧人整不了司马氏,还不借机整整你这个骄横之人。

钟会身死前,不知有没有后悔,杀许仪,帮了司马氏大忙,自己却树了暗敌。早知事情发展到自己要独大王业的份上,多多拉拢一些魏太祖曹操身边的后人了。
我是爱看古书爱侃古事的散发弄舟,欢迎同好关注交流赐教。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三国群英传8许褚钟会武将技能一览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