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42和MG34有哪些区别?
MG34和MG42都是德军在二战时期广泛使用的通用机枪。对于二者的区别,部分网友或许并不了解。事实上,MG42是在MG34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并不只是MG34的改进型而已,二者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
MG34通用机枪是德国在20世纪30年代设计制造的一种通用机枪,其参考了瑞士苏罗通MG30机枪,在1935年投产装备部队。由于德国作为战败国,被禁止生产重机枪,因此MG34被设计成一种既能单兵携带作为轻机枪,也能固定使用作为重机枪的武器。一般而言,MG34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种通用机枪。MG34采用枪管短后座自动原理和滚柱延迟式闭锁机构,理论射速每分钟900发。但是MG34的造价比较昂贵,在泥泞环境下的可靠性也并不好,因此后来被更便宜,可靠性也更好的MG42所取代。不过德国坦克上的同轴机枪一直使用MG34,而战机则多安装MG34的改进型号——MG81航空机枪。
MG42则是在MG34的经验上重新设计的一种新型机枪。其同样采用枪管短后座自动原理和滚柱延迟式闭锁机构,但造价却远低于MG34。MG42的主设计师格鲁纳并非轻武器专家,而是一个冲压技术工程师,对机枪一窍不通。MG42完全是其听取士兵意见后,在MG34基础上大量运用冲压和铆接技术改进而来的。相比MG34,MG42不仅造价更低,可靠性也大幅提高,在战争后期很快就成了德国的主力机枪。后来德国的MG3通用机枪也是在MG42基础上设计而来的。
知道二战史的军迷,一定对MG42非常熟悉,它是1942年德国研制的一款准备用来取代MG34的通用机枪,但这两款都使用7.92毫米子弹的通用机枪,却同时沿用到了二战结束。
由于凡尔塞条约,对战败国的条件非常苛扣,不要说是大型水面舰艇、主战坦克等重型武器,就连重机枪都不能生产,但精明的德国人就绕过了条约的条条框框,搞出了传统眼光里完全不是重机枪的通用机枪。
(MG34通用机枪)
MG34机枪,该枪为毛瑟兵工1934年设计定型,发射毛瑟7.92×57毫米步枪子弹,既可装75发弹鼓,又能用100发的弹链供弹,所以该枪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注定在兵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MG34机枪装上2只架,就是一把轻机枪;装上3脚架,就是一挺重机枪;装在车辆上(可两挺联装,当高射机枪),就是一门车载机枪了。
尽管MG34也是一挺不错的机枪,射击性能很好,但却存在着结构复杂,造价高昂的却陷,所以毛瑟公司根据陆军的要求,在MG34的基础上,重新开发设计出了MG42通用机枪。
(MG34与MG42同框图)
由于MG34大都采用锻造手段,所以生产工艺很复杂,生产量也难以满足德国军队使用,德国一位金属冲压专家,采用金属冲压工艺制造出了MG42,不仅节省材料和工时,也使得该枪更加紧凑,它的研究成功是枪械生产的一大突破,MG42生产了42万余艇,既是德国陆军绝对的火力支撑,又成了盟军士兵的普遍恶梦。
突尼斯会战,MG42通用机枪名声大振,打得美国大兵成片倒下,“希特勒的电锯”绰号由此在美军中叫响,每分钟1500发,可见这款通用机枪射速之高,与伐木工人手中的电锯声类似了。
(MG42通用机枪)
总之,MG42源自MG34,也即在MG34的基础上,进行工艺革新后,大量采用冲压部件生产出来的,简而言之,MG42是MG34简化工艺后的射速提升版,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但却不能使用75发弹鼓,只能使用弹链供弹,有别于MG34的既能弹鼓供弹,又能弹链供弹。
请关注作文作者,悟空问答包括头条号推文,都是作者的原创作品,选择”国平军史“一定不会错,每天与您分享军史知识,对本文有不同意见,请发表您的高论。
2018年2月28日于杭州
MG42的射速为什么能这么快?其他机枪做不到吗?
首先要明白一点,二战中除了MG42的其他地面机枪不是做不到高射速,而是不想要高射速。比如二战中美国的M2HB重机枪射速为每分钟450到550发,而他的航空机枪型号AN/M3射速则高达每分钟1200发,与MG42可以一较高下。由于空战时双方战机的高速移动,机枪的高射速有利于提高命中率,并且空中不用担心枪管过热,所以射速才这么高。
MG42高射速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命中率,但是在地面上,这并不是一个好选择。在小编看来,MG42机枪的极高射速实际上弊大于利。好处是有的,那就是给盟军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极高射速带来的独特枪声甚至被盟军士兵称为“希特勒的电锯”“撕布机”等。但是也造成了弹药利用率低,耗费严重等问题。枪管也更容易过热,虽然MG42具备快速更换枪管的功能,如果能进一步降低射速,将会更好的利用到这个先进的功能。
在结构上,MG42采用的是枪管短后坐原理,这种原理天生就具备较高的射速,一般来说在枪管短后坐原理的枪械上,弹头一出膛口枪机就已经完成开锁了,没有其他的繁琐过程。此外MG42还做了几个加快射速的设计。首先是降低枪管重量,枪管重量越小,他所能获得的后坐速度就越快,传递到枪机上,就能加快枪机开锁瞬间的后坐速度,从而提高射速。另一个是枪口助推器,这也是一个典型的加快枪管后坐速度的部件,同样提高了射速。MG42还降低了枪机重量,进一步提高了枪机运行速度。减弱了复进簧簧力,再加强缓冲器,使得枪机的复进速度也得到提升。所以具备了这么高的射速。
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是轻兵器爱好者,热爱轻武器与战术文化,期待与你一起走进狂野的轻武器世界!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精彩轻武器文化。
在火器刚刚兴起的时候,人们采用的是单发的火铳、毛瑟步枪,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枪械的改良,自动步枪,以及轻重机枪便慢慢的投入到了战争中使用。能够连发的枪械有很多好处,除了可以改变以前打一枪上一发弹药的状况,还可以形成强大的火力网,从而封锁住敌人的进攻和突围,这样的枪械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MG—42通用机枪
这把通用机枪是在二战爆发后,经过德军有关专家的研发,最终制作出来的。因为这把枪的生产时间为一九四二年,所以在命名该枪械的时候,人们才会以“42”作为他的缩写。其实在现代很多枪械的诞生都是以其诞生的年份命名,例如日本的“三八大盖”,或是中国的“零三式”、“九五式”步枪。
这把枪械所采用的子弹是7.92毫米,因为它的射速非常的快,所以也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收割机”或是“希特勒的电锯”。
其实研究MG42的专家并不是什么枪械设计师,他的真正身份是一名研究金属冲压技术的科研人员。之所以“42”会在后来被制作出来,其实是因为物质的原因。因为各地战事吃紧,德军的各个部队都急需大量的机枪,可是若是用传统工艺来制作机枪,会消耗太多的原料和资源,是一件极其不划算的事情。为了能够解决掉这样的问题,当时的德国专家们可谓是绞尽脑汁。后来在德国,有一位研究“金属冲压技术”的专家,大胆提出了利用“金属冲压技术”来制造现在德军继续的机枪,这个人便是格鲁诺夫。后来他通过研究和试验确实证实了他的想法,也正是他这个大胆的想法,对于当时金属资源很缺乏的德国来说,简直就是福音,是非常实际的设想和发现。
因为这种技术在当时的世界并不怎么普及,可以说是非常的小众,所以当潜伏在德军的盟军情报人员在看到了MG42的样子后,简直是对其嗤之以鼻。因为这款机枪的造型看起来,就像是一根铁管再加上若干的铁片拼凑而成,非常的简约寒酸。所以没有见过此物的情报人员便向大本营发电报说:“德国快完蛋了!他们的武器极其简单,像是严重缺乏原材料一样。”
就在该机枪的描述和照片,传到了盟军的专家手中时,这些专家在直系观察后大惊失色,因为这样的武器虽然看着很是简陋,但是就以技术方面来分析,里面却充满着玄机和奥妙。后来经过研究他们得知,这款机枪的技术采用的是最为先进的“金属冲压技术”,不仅能够使机枪的制造成本大大降低,还会提升该枪械的发射速度和威力。
正是通过这个武器,这些盟军的专家们不仅感叹:“德军的机枪制造工艺和技术已经远远的超过了我们!”
MG42机枪射速为什么这么快?
一是因为先进的“金属冲压技术”,二是因为在这款机枪的膛口处有一个简单的助退插件,这个插件装置最大的作用便是让火药在燃气时,经过这个装置,这就使得他充分燃气撞向枪罩,从而通过这样的反向作用力将枪管加速。
其他机枪做不到吗?
是的,因为MG42通用机枪威力强大,在二战的时候犹如梦魇一样存在,据统计MG42通用机枪的射速是二战同时期机枪的两倍以上。正是这挺机枪,在战场上收割了无数盟军战士的生命,所以在一时间使得盟军对该机枪害怕不已,甚至在一段时间里,盟军特意以此机枪为主题,为军队人员制作相关资料影片,让士兵们知道该枪械的特征和特点。
关于本次使命召唤18先锋MG42武器评测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