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死穴”是“暴力、战争、丛林法则”,请问用儒家思想怎样去应对?
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题目的前提就错了,“暴力、战争、丛林法则”并不是儒家思想的“死穴”,恰恰相反,在乱世之中儒家思想才能焕发生机,产生巨大的力量。
不信?居士我慢慢给你分析:
首先,考虑一个问题:儒家思想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
不需要追求细枝末节的东西,儒家思想的实质就是两个字:仁义。仁就是爱人,义就是合宜。不论是怎么的思想、学说,只要符合这两个字,和儒家思想就是相通的。
为什么说儒家思想在乱世之中才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呢?
你只看到乱世之中的杀伐、战争,以为那便是动物般的丛林社会了。但是人和动物不一样,在人类社会绝不是拳头大就有理的。头狼能凭借自身的武力,把狼群中每一头狼都打服,但是一支军队的将领、一个国家的皇帝,能亲自上场把每一个士兵、每一个臣民都打服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将领、皇帝靠什么赢得手下士兵、臣民的拥戴呢?靠的就是两个字:仁义。
你爱护手下的士兵、臣民,他们就会爱戴你。你行事公正合宜,不偏不倚,他们也就会遵守规矩。
而这与儒家思想如出一辙,不管你给它安上什么名称。
在乱世之中,如果能以仁义统御下属,以仁义对待百姓,必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样的例子,历史上有很多:
吴起当将军时,与士卒们同吃同住。一个士卒长了疽,吴起亲自为他吮吸、治疗,所以士卒作战勇猛,前赴后继,从不后退,舍生忘死: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史记·吴起列传》)
解放军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便将蒋介石赶出了大陆,建立了新中国,靠的是什么?有两条很重要的原则:一个是官兵平等,一个是军民鱼水情。军官善待士兵,士兵才会英勇作战,军队爱护百姓,百姓才会拥护军队,才有了几十万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所以我们的军队被称为“仁义之师”,这难道不是儒家思想吗?
战国时期,儒家学者孟子周游列国却处处碰壁,而秦国用法家思想富国强兵,最终一统天下,这是不是说明儒家思想不适合乱世呢?
当然不是。
秦朝采用法家思想,靠“赏罚”二字打造了一支虎狼之师。因为作战勇猛就会获赏,作战怯懦就会受罚,所以秦国士兵个个向扑向猎物的虎豹豺狼一般,这就叫做“虎狼之师”。
但是你用赏罚约束士兵、臣民,他们就只和你讲利益。如果你满足不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不会再为你卖命了。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可以掠夺六国的财富来奖赏士兵。但是秦统一了天下,还有什么可以赏的呢?那就只剩下罚了。秦朝的严刑峻法让百姓苦不堪言,哪怕是关中老秦人,也受不了啊。
所以刘邦入咸阳后,第一件事就是废除秦朝的严刑峻法,约法三章,受到了关中父老的拥戴,他们争相犒劳军士:
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史记·高祖本纪》)
秦虽统一天下,却二世而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只懂得运用法家的政策,却少了一些儒家的仁义。
所以后世的皇帝们都学乖了,每一个都是阳儒阴法,既要施行儒家的仁义,又要运用法家的赏罚,一手软,一手硬,才能让皇朝的统治长久。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中庸之道”!“和为贵”!儒家思想确实解决不了战争,暴力,丛林法则等问题!但关键的一点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战争和暴力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本,也不可能永远依靠战争和暴力解决所有问题!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当战争和暴力手段运用到极限的时候,就是儒家思想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一、自强不息。
让自己不断趋向更强大,是立身处世的绝对根本。但是,自强不息易有个误区,就是把削弱其它存在当成自己的强大。
就一时一地而言,强弱是有限个体之间的比较结果。但是对任何一个具体存在而言,若将眼界放至泛泛的宏观视角,那么其它存在的强弱于己并无根本性质的价值。世间的存在是无穷的,你眼中所见的“强大”,并不会是唯一的存在。这在国家层面上尤为清晰。
汉灭匈奴时,如何能知被匈奴压制的其它北方胡族能祸乱中原数百年?唐灭突厥时,如何能知数百年后有更接近华夏存在形式的金辽元清有能力灭亡中原政权?努尔哈赤是因为在女真诸部中最弱才会被李成梁扶持,李成梁能知道短短数十年就让努尔哈赤得了天下还能有三百年国祚?
归根结底,人也好,组织也好,只管得了自己的自强,管不了别人,一味想要给别人使绊子捅刀子,其实只是耽搁了自己的自强过程而已。
二、怀德服远。
在实现了尽可能强大的前提下,与其他对象的交流,要多交友,少树敌,多引他助,不要轻易招致敌意。这也是自强的表现。何谓政治?让自己人多多的,让敌人少少的。如何让更多的人成为自己人?惟有怀德服远。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者,权去则弃。惟以心相交,淡泊明志,友不失矣。无论是哪个政治家,其一定有个以心相交的核心团队。以心相交是啥?德。惟怀德,能服远。
三、以直报怨。
既以德服远,则衅必非自我开,那么我未失德,有人自为衅,那么我即可以直报怨。公道在人心,对于自他而起之衅,我自可有理有利有节的予以反击,循其过失予以惩治,罪刑相应,无过无不及,则不失人心,恩威并施赏罚并举,中节中肯,则权威自立。
这就是儒家或者华夏诸子皆默认的基本政治宗旨。
——无陈词滥调,无不知所云,无酸腐鸡汤,无缤纷喧嚣,唯有一点赤诚真意,一点犀利深刻;君若有得,乞轻落玉指点赞、高抬贵手转发;若有相左之真知灼见,请评论中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