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史上最难认的汉字是什么?
众所周知,陕西的面食文化很出名,面食种类多达60多种,做法各不相同,如歧山臊子面,扯面,油泼面,旗花面,biangbiang面,羊肉面,菠菜面,等等。
biangbiang面是一种又长又宽,吃着很筋道的面条,在陕西众多面食里,有很高知名度。
我觉得,biangbiang面的biang,应该是世界上最难辨认的汉字,在所有汉字里,数它笔画最多,最难辨认。陕西人从古至今酷爱吃面食,根据一些民间故事和饮食文化而创造了这个字,这个字完全是陕西民间文化人集思广益的结果。
关于这个字的写法,有一个顺口溜:一点撩上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个车车逛咸阳。
可以看出,这个字属于半包围结构,左边是“走之底”,也叫“走之旁”,右边是许多字和偏旁的合体,最终组合成了这个十分复杂的字。
当然,在写这个字时,以及写所有“走之旁”汉字时,走之旁放到最后来写,先写被走之旁托着的笔画。
写biang字时,正确笔画步骤为:先写“穴”字头,接着写幺、言、幺,再接着写长、马、长,然后,左边写月,右边写立刀旁,下面写心字底,到最后写出走之底。
如果按照繁体字来写,这个字的笔画多达50多画。
由于这个字过于复杂,又属于陕西方言衍生出来的生僻字,因此,不论是哪个版本的字典,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收录这个字。
我想,将来随着陕西饮食文化不断发展,知名度不断上升,这个字将来被大众所熟知时,极有可能被收录到各种版本的字典里。毕竟,这个字凝结了民俗文化,有许多寓意和内涵在里边,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并且,在造字方式上,并没有偏离汉字的“六书”规则,它的存在具备了合理性。
中国人对任何汉字,都谈不上用“难认”来形容。
我们说的难认无非就是这个字很难写结构多,或与其它字很相似罢了。
如果是外国人来学汉语,难认的当属“射”和“矮”两个字。
因为外国人学汉字不免的会带有其“母语”思维,比如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理解汉字会先理解偏旁再理解各部分的内容。
以此为基础,往往会把“射”的“身”和“寸”分开,身体以寸,那不就是“矮”吗?
再看“矮”,“委”和“矢”,“委”出去的箭矢,那不是“射”吗?
不仅仅是外国人对这个问题苦恼,很多中国人也因为这两个字是不是弄反了而在网络产生了很多争议。
“著名学者”高晓松就曾在一档访谈节目里说到 这个问题,并大谈其论,但所说的皆是错误。
首先我们要研究有没有弄反,就从字源开始
这是射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从甲骨文开始再到楷体字的逐渐变化。
而矮则是这样
字不仅没有反,反而遵循了其变化规律,网上说的一些造字错误的言论,都是不科学的主观的结论。我们应该相信历史,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更是美丽无比!从字型到字义都透着浓浓的的情感。但我认为有一个字它确实很难认,那就是:“您”,汉语拼音nin。这个字从字义上是对人的尊敬称谓,而从字型上它表示的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爱,你看:“心上只有你”!
我认为史上最难认的汉字是“我”。
说文解“我”字
“我”,会意字,二“戈”相背,甲骨文字形象兵器形。本义表示兵器,杀伐。“我”字是长柄和三齿的锋刀相背。想象一下,古时人们手里挥舞着“我”,呐喊着,用来防身和杀伐。
我伐用张。——《书·泰誓中》
我,古杀字。——《说文》
就是古人在提到自己的时候总要挥一挥手中的“我”,慢慢地“我”字便成了第一人称代词。
“我”字难识
我们常说,“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我觉得很有道理。可能在古人那里也是蕴藏着这个道理,而不是简单的会意,象形。可以说,人生麻烦皆由“我”而起。都是从“我”的一念起,一念灭开始的。
所以,佛语有云,“一动念就著了相”。也就是说,只要“我”一有观点,万事万物就有了“相”。一件事物,以不同的心态来看,就有不一样的形态,有不一样的处理方法,最后得到不同的结果。
我们怎样看世界,世界就是怎样。同一个世界,却有丑恶有美善。这都是因“我”而起,因“我”而生。但是,我从不认识“我”,所谓“旁观者清”,我在“我”中,就不再是“旁观者”,是不自知,认识不清自己的。也因为我总是以“我”来观世界,由于“我”的局限而认识不清世界。有时,我看世界太简单,有时我看世界太繁杂。
认识自我
“我”就是我的世界。认识自我就是认识世界。我要“一日三省”,向内寻找那个自我。很多时候,我们犯错了,失败了,总喜欢向外寻找原因,这也是“我”的因果观念。却很少向内去寻找,去发现那一个真正的敌人。因为没有人喜欢被批判,我对“我”总是过于仁慈,对这个人生中最大的敌人总是视而不见。
“我”想要提升,还是需要内观自我。分清哪些是事物本身,哪些是“我”的情绪。这样我们才能变得清澈、客观;才能更正确地看待和处理事务;战胜内心真正的敌人,才能真正的内心强大。
我的修行
对于一个人的内在修行过程,神秀大师的偈语给指明了方向。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修行,认识自我,就要时时拂拭身心。
修行到最后就是六祖的偈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做到无我境界,不以我主观而心存偏见。
总之,汉字中,“我”最难认。我们的一生都是在认识自我。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距今至少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相传仓颉受到野兽脚印的启发,造出了最早的汉字。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漫长演变,成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方块字。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识字,大家对汉字也都很熟悉。有专家曾估算过汉字的数量在10万个以上,我们从小到大学的估计连十分之一都不到,所熟悉和使用的一般都是一些常用字。
如果问你汉字最简单的是哪一个,大家肯定都知道是“一”。但是如果问你汉字最难的是哪个,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也不一定能够写出来。下面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biang" 字是被认为中国最难的汉字,康熙字典中都查不到,输入法更是根本打不出来,但是这个字却是真实存在的。这个字有56笔,虽然最难但并不是笔划数最多的,笔划最多的有160划。
biang字现在一般是指陕西一道著名的面食——biáng biáng面。面虽好吃,但是字却极难写。对于这样一个奇怪的字,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关于biang字的来源有两个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