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玉帝再次招安孙悟空,为什么给他特建“齐天大圣府”?用意何在?
《西游记》中,玉帝再次招安孙悟空,为什么给他特建“齐天大圣府”?用意何在?再次招安为什么建府?
这个事情发生在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再次招安特建“齐天大圣府”。我们得先看看第一次招安是什么个情况。
第一次招安封了个养马的官——“弼马温”。
“正在欢饮之间,猴王忽停杯问曰:“我这弼马温是个什么官衔?”众曰:“官名就是此了。”又问:“此官是个几品?”众道:“没有品从。”猴王道:“没品,想是大之极也。”众道:“不大不大,只唤做未入流。”猴王道:“怎么叫做‘未入流’?”众道:“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些尫羸,还要见责;再十分伤损,还要罚赎问罪。”猴王闻此,不觉心头火起,咬牙大怒道:“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那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
这一去不打紧,软的不吃来硬的,玉帝派出了天兵天将,托塔天王哪吒三太子带队,派出的都是精锐部队。结果就不用说了,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归。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仗打出了齐天大圣的威风来了。
天庭也要武将啊,玉帝看这个孙猴子能打,就听了文臣太白金星的劝,
“班部中又闪出太白金星,奏道:“那妖猴只知出言,不知大小。欲加兵与他争斗,想一时不能收伏,反又劳师。不若万岁大舍恩慈,还降招安旨意,就教他做个齐天大圣。只是加他个空衔,有官无禄便了。”玉帝道:“怎么唤做‘有官无禄’?”金星道:“名是齐天大圣,只不与他事管,不与他俸禄,且养在天壤之间,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宁也。”
孙悟空本来已经是天庭官员中的一分子,算是体制内的人,只是没显出本事,所以差去养马了,既然露了一手,整个天庭都知他的厉害,再封个名号也是小意思,要知道在天庭之上,文武官员的名号都是个顶个的响亮,叫个“齐天大圣”没什么所谓,而且,神仙佛道,上了天的,一般都是各司其职,不会去计较那么多虚名,金星已经言明叫“有官无䘵”,是个虚名,如果府第都没一座,又说不过去,总不可能叫孙悟空去寄宿或者轮宿在其他神仙佛道的洞府官邸吧,所以就弄个齐天大圣府了。再者说,天庭要建座宅子是分分钟的事,不费劲。
总而言之,再次招安建个齐天大圣府,简单说来就是走个形式。后面的事大家也都清楚,没住上几天,这位齐天大圣借着筋斗云快,到处串门交友跟满天神佛称兄道弟,直到又去当了农民——原来是养殖业,后面是种植业。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我的《856年,从石猴到大佛,他都经历了什么?能给我们什么启示?》或者原创连载《玉皇大帝之魔生》
在《西游记》第四回,彻底妖魔化的悟空竟称“齐天大圣”挑战天庭,玉帝怒了,派遣托塔李天王率哪吒等天兵天将下界收服妖猴,但最终落败而归。
这妖猴这般狂妄,天庭这时该如何收服呢?
玉帝当时的想法是:着众将即刻诛之。
这关键时刻,仁慈可亲的老神仙太白金星又出现了,劝玉帝:
与其劳师动众,不如再显恩慈,把这妖猴招安上天,就给他一个空衔“齐天大圣”做,有官无禄,养在天壤之间,收其邪心不生狂妄,以得安宁。
于是,玉帝就下了诏书,让太白金星第二次招安孙悟空上天。
但这次太白金星招安孙悟空,在花果山看到的情况和以前的祥和景象大不相同:
威风凛凛,杀气森森,各样妖精,无般不有。一个个都执剑拈枪,拿刀弄杖的,在那里咆哮跳跃。一见金星,皆上前动手。
这时的花果山简直就是群魔乱舞,且个个杀气腾腾,妖气戾气邪气正盛。太白金星再次出现,就是要帮助悟空重新回归正轨。
这也是中华典籍《黄庭经》中反复强调的:“神气相合要纳入正轨”。心性的修持没有那么简单,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有关修心这方面,傅茂恒老师一直强调是脑主神明,也就是对于精神意识需要牢牢把握和掌控。有常用语“走火入魔”,就是比喻那些做事做人走偏、行为变异的人和事情。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火”,这是一种能力、能量、能耐。比如一个能力低微的人,要想作乱也成不了气候,但是对于那些有点实力的人可能就真可以兴风作浪了。
《尚书·虞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其涵义为:人心险恶莫测,道心微妙居中,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我们要真诚的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改变,坚持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用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来讲,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悟空迷失心性,这是因心神不被神明控制,才出现的癫狂状态。
天庭招安孙悟空,意味着让其心神得到安宁,只有安宁了,才能回归正轨,得封“齐天大圣”、入住“齐天大圣府”,府内再设两个司:一名安静司,一名宁神司。司俱有仙吏,左右扶持。又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外赐御酒二瓶,金花十朵,着他安心定志,再勿胡为。
这一系列动作意味深远,重点说明对于此时妖魔化的孙悟空,安静、宁神才是滋养其心性的重要途径。

不得不说,玉帝真是一位厚道而且爱才惜才的好领导,即使孙悟空一味的癫狂、胡作非为,玉帝还是很耐心、很宽容给他收心、教育的机会,设立“齐天大圣府”,目的在于让孙悟空得到真正的长久持续的安心宁神和修养。
尤其是五斗星君送去御酒两瓶,金花十朵,代表着要五气朝元、三花聚顶的修行方式,这是道家修炼提升心性能量的秘诀。当你没有真正地把握元神时候,还是需要慢慢地进行修养,所以说从某种角度来讲,玉帝对孙悟空真是用心良苦、真是一番厚爱啊。
因为这种厚爱,就好像发现一个人才,他虽然很有瑕疵,总在作乱,但他确实有能力,那就教育感化,给他机会,教育引导他,增加其内在素养,这就是现常说的“人才赋能”。
孙悟空才遂心满意,喜地欢天,在于天宫快乐,无挂无碍。正是:仙名永注长生箓,不堕轮回万古传。
所以,建“齐天大府”设立安神司、宁静司,就相当于让悟空进入高级管理学院,学会如何做好神仙。
西游记,背景就是一个写小说的人,把自己了解到的皇宫里面一些事 写成了小说,不必太较真。
孙悟空对整个当时的社会没有贡献,对天庭更没有什么贡献,为什么会对一个吵吵闹闹孙悟空如此忍让?
天庭那些天兵天将真的那么无能吗?还是利益关系在里面。也说明一个的朝廷衰败,面对一个占据山头造反为王,都要低头 你说朝廷是不是衰弱了。
还有就是天庭中有些人暗中支持。更加说明朝中势力复杂,不是玉帝一个人说了算。
提起孙悟空,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嬬皆知,是中国著名的神话故事,《西游记》里面的人物。他开天辟地以来,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后经千山万水,拜须菩提祖师,会七十二种变化,可以翻筋斗云,长生不老等高超的法术。在传统民间文化中,代表了机智与勇敢,被中国人奉为神明。
《西游记》大家都看过,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大闹天宫,孙悟空因为和玉帝不对付,起来造反,结果被太白金星招安,上天界,玉帝封他为弼马温,悟空很高兴的去做官,后来被武德星君骂了一通,才知道这个弼马温,这个官,小的不能再小了。悟空一气之下,反下天庭。打起“齐天大圣”的旗号,占山为王。
太白金星,奉玉帝旨意,二次招安悟空,玉皇大帝采纳他的建议,还真的封了孙悟空,齐天大圣,建了一座齐天大圣府,还配备了二位助手,这可是因人设岗,犯了职场大忌的。悟空是职场菜鸟,从第一次招安,可以看出,一个弼马温就把他打发,还乐得屁颠屁颠的,以为拣到什么宝。这次玉帝显然接受了上次的教训,目的在于把他安顿下来,自己也过几天安静日子。
没有想到,不坚守岗位,他到处仙游,结交仙家,有点搞串联的意思,玉皇大帝让他去看守蟠桃。可是玉帝也没有想到,猴子可是吃桃的祖宗,去蟠桃园大吃一番,搅乱了王母的蟠桃会,又闯下大祸。玉帝的器重,齐天大圣并未领情,辜负了太白金星,及天界众仙的期望,没办法,最后交给如来佛祖,去调教他,让玉帝及一干众仙,颜面全无了。
好在后来,经观音点化,被唐僧救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不畏艰难困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乱斗西游玉皇副本之齐天大圣如何取胜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