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法术法宝等,渑池县总兵张奎的武功在《封神演义》小说里,算是非常厉害的吗?
张奎在渑池县的超神表现,一方面得益于其座下的独角乌烟兽过于凶猛,另一方面他的娘子高兰英在一旁还时不时的用太阳金针麻痹敌将的视神经,似乎张奎这七杀星的表现水分颇大。但是张奎的纯武力还是没得黑的,我们从其与五岳的那场大战中就能看出眉目。
黄飞虎逃亡时渡过黄河本可以过渑池县,但他说了守将张奎很是厉害,于是就绕成而走。通过一个不会法术且只有五色神牛做加成的武成王来将,他所说张奎的厉害应该不单单指的是其会法术,而是说论武力至少黄飞虎、周纪、黄明等人合起来也未必使其对手,或者说打不过他们两口子(黄天祥没长大暂且不提)。所以等到西岐大军反攻朝歌时,黄飞虎有幸再次与张奎交手,这时张奎虽然死了两个副将,但他斩了姬叔明、姬叔升,这样算算双方人头暂时是扯平的。
等到张奎继续叫阵时,刚刚从陈塘关回来的崇黑虎前去应战,而闻聘、崔英、蒋雄想要速战速决也去出战。崇黑虎也不是一般人,他再在初期大义灭亲对文王的恩情可不小,而几人又与黄飞虎交好,姜子牙就说武成王你也去帮崇黑虎吧。当四人去围剿张奎时,与张奎有交情的黄飞虎没有主动助阵,可以间接认为黄飞虎觉得四人的实力是可以压制张奎的,因此黄飞虎加入战斗后抱着的是让崇黑虎立功的心态。但可怕的是,五人把张奎围在中间打了三四十回合也没打出个结果。
你可以认为黄飞虎有私心所以心不在焉,但除去黄飞虎外,另外四人怕是合起来连打平张奎的能力都没有,更不用说闻聘、崔英、蒋雄武不如黄法不如崇了。崇黑虎感到打不过张奎,就想用欺负高继能的套路对付张奎,于是率先脱离的战场准备放神鹰,其他四人心领神会也纷纷散开,可就这么一瞬间的功夫,张奎已经找准破绽斩闻聘于马下,接着独角乌烟兽一个漂移又助张奎杀了崇黑虎。
一瞬间损失了两位队友,其余三人瞬间有点懵,三人又回头和张奎肉搏,高兰英施法用太阳神针干扰了三人的视觉,张奎以逸待劳,又斩三人,完成五杀。
其实五岳合力战斗的场面并不多,上一场恰恰就是崇黑虎的神鹰吃了高继能的蜈蜂五人合力将其杀死的,虽说高继能的实力绝对意义的在五人之上,但对比五人拿不下的张奎,高继能并没有武力压制张奎的实力。同样以黄飞虎为参照对象,邓九公曾独战黄飞虎与哪吒不落下风,拿哪咤是否有一人独斗四岳的能力,显然不能,而邓九公是人间界武力翘楚者,所以逻辑文史姨认为张奎的实力其实是不低于邓九公的。而书中能让邓九公吃不消的也只有张山一人了,那么速败邓九公的张山实力自然在张奎之上。
而在张奎夫妇谢幕战时,西岐方居然派出了最杨任、韦护、杨戬、哪吒等人合力对其进行围剿,此战是武力与法力的综合比拼,这样一来张奎迅速下风,只能去封神榜里继续为纣王祈福了。
文/逻辑文史游
并不觉得力大无穷很会偷营冲阵的邬文化有多厉害,虽然他的夜袭让一大群西岐的人提前封神。
封神演义中渑池县总兵张奎虽官小却武功高强、作战骁勇,除去法术和法宝以外,也是一位武功、作战英勇非常厉害、处于一流水平的武将,有乃夫不挡之勇,实力超强决不输于青龙关总兵张桂芳和丘引之下,连殷商猛将黄飞虎连忌惮三分,故有天降“杀神”之称,一度斩杀八位西周大将。因此张奎排除法术和法宝之外,也是一位武艺高强、实力强悍、作战骁勇的殷商猛将。
张奎虽说是封神里一大杀星,但是他的战绩其实是有水分的,真实实力也就比土行孙强一些。
张奎的主要战绩就是杀死五岳和土行孙夫妇,因此得封七杀星。主要法术是地行术。而且他的地行术比土行孙要更快一些。对战五岳的时候,他一是凭借地行术,一个是凭借速度超快的坐骑,在崇黑虎读条的时候杀死崇黑虎。剩下的四岳黄飞虎是肉体凡胎,其它三个有点法术也只是一般水准。当年土行孙就靠着一手地行术让西岐众仙束手无策,连哪吒都吃了苦头。面对地行术比土行孙更强大的张奎,四人当然落不下好处。此外张奎杀土行孙是因为提前算计,杀邓婵玉也是因为邓婵玉肉体凡胎挡不住他们夫妻的法宝。因此除了杀土行孙是凭的真本事,其余都算是依靠法术法宝欺负凡人。所以当他面对杨戬,杨任等玉虚弟子的时候完全被玩弄于鼓掌。只是因为地行术的便利逃命比较快。等到请来惧留孙之后张奎也就一命呜呼了。
元始天尊为何用玉如意"乱打"?封神圣人中究竟谁的武功最高?
其实,四位圣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知道,不管四个人,怎么打通天教主,通天教主都不会受伤,只会跌面子。
第一,通天教主是体修成圣啊,修成了万劫不坏之身,你不管怎么打他,他都不会受伤,只会丢面子。
第二,但可怕的是,如果被通天教主打一下,那轻则影响道基,重则影响自己背后教派的气运。
不得不说,四圣在群战通天教主时,都吃了亏,背后教派受到大影响:太上老君被迫使出一气化三清、元始天尊头上金花被削掉一朵、接引和准提的教派根基十二品创世青莲被蚊道人吃掉三品。
痛定思痛的四位圣人,后来就是,元始天尊紧紧跟着太上老君,还让燃灯道人带着金翅大鹏偷袭着;接引和准提一路,还带着孔宣;
四大圣人,没一个敢直面通天教主了。
所以,元始天尊找到机会了,肯定乱打几下,让通天教主丢面子。
不得不说,封神圣人中,除了五大一代圣人外,二代圣人中,通天教主的挨打能力和战斗能力,那是最强的,其他二代圣人,如果一对一遇上他,就是败,甚至死。
《封神演义》中,阐教联手人教和西方教,对截教进行杀戮。其中最惨烈的战役莫过于“诛仙阵”和“万仙阵”之战,几大圣人悉数登场,各显神通。
那么在这几个圣人中,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接引道人、准提道人,到底谁的本事更高一些?
首先,我们可以明确的是,封神世界中的西方教实力还是逊色于东方仙界的。准提道人法力高于接引道人,但在对付通天教主时,准提道人仍需孔雀大明王在旁助力保护,而不管是老子还是元始天尊,都不需如此。
其次,在“诛仙阵”中,元始天尊面对通天教主的进攻,用手中“玉如意”一阵乱打,那是手忙脚乱,失了阵脚。再看看两人所调教出来的门徒,随便一个赵公明就可以完胜元始天尊门下任何一个弟子。可见,通天教主高出元始天尊许多。
最后,老子作为大师兄,最有实力和通天教主一较高低。不管是在“诛仙阵”还是“万仙阵”,老子都是第一个用扁拐砸得通天教主直冒三味真火的。但当时的情况是通天教主面对着四大圣人,且老子“一气化三清”,本事尽施。所以,如果单挑,老子绝不可能轻易得手,而所谓的“一气化三清”也只是幻术而已,并非多大本事。
所以,封神世界中,五大圣人以通天教主本事最高,老子仅次之。至于元始天尊,还是差通天教主一段距离的。
坚持原创,我是烟斗的传说,欢迎交流关注。
除了鸿钧道人,在《封神演义》中,所讲的圣人主要人物就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当然还有接引、准提、女娲娘娘等。《封神演义》讲的是商周之战和封神大战。
凡间是商周之间的战争,封神大战主要是截教和阐教之间的争斗。而在此争斗中,作为正宗的阐教多是能杀败杀死截教门人。就算截教有能力高强的人出现时,让阐教弟子不能取胜,这时元始天尊总会亲自出手制服其师弟通天教主的门下。
当然通天教主虽然不轻易出手。但是后来通天教主还是动了无名之火,于是有了后来的诛仙剑阵、万仙阵,最后元始天尊还是联合了太上老君、准提、接引一起破阵,集四人之力而大破其阵。通天教主被打败后,曾经有万仙来朝之称的截教,亦辉煌不再。
那元始天尊为何用玉如意乱打?封神圣人中谁的武功最高?
元始天尊乱打,其实就是说元始天尊每当自己弟子为难时就会出手。元始天尊之所以如此,是和元始天尊的性格有关的。
元始天尊是一个很护短的师父,他的护短在《封神演义》中是有很多地方能体现出来的,正是因为元始天尊的护短,故而每当其弟子有难,他就会前来帮助弟子打败对手,哪怕是对手辈分比他低,他还是会出手教训他们。
再则,元始天尊的阐教是顺应天数助周伐商,而截教却是违背天数,占了理数的阐教弟子若有难,作用师父的元始天尊怎么会不出手呢。
至于元始天尊为何用玉如意乱打?这是因为元始天尊的法器就是玉如意。他用法器玉如意打斗也是合乎常理的。
封神中的圣人,除了鸿钧道人外,主要就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接引道人、准提道人和通天教主。
他们六人作为圣人级别的高手,武艺虽有高低,但也相差不多,若想分个高低,并非短时间内能做到的。当然若真的要比个高低,可能是通天教主武功稍胜一筹。
通天教主虽然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的师弟,但是他却受到其师父鸿钧老祖的特别疼爱,比如在分宝时,通天教主分的宝物是此他师兄的多。虽然通天教室是师弟,但是他的武功却并非比元始天尊要低。就以他们各自的弟子,通天教主的亲传弟子的能力并不比元始天尊的弟子要差。
再以诛仙阵和万仙阵为例,虽是此二阵本身是有利于阵主,但对于圣人而言,有利的不过是一种气势。在真正破阵时,对于他们圣人级别的人物,需要的还是真功夫。
在破诛仙阵和万仙阵的时候,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知道凭他们二人之力是不能破阵,于是就请来了接引、准提道人,集四人之力才得以大破其阵。
而在破阵时,通天教主曾以一对四,虽然通天教主最终被元始天尊、太上老君、接引道人、准提道人打败,但是他还是逃脱,并且在开始时亦曾以一对四不落下风。可见通天教主的实力。
反过来说,虽然阵对阵主有利,但是若换他们四位圣人其中的一个摆阵,然后以一对四,想必结果未必如通天教主的战绩。
在封神演义里,最顶级的神仙是圣人,他们都已经达到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境界,并修成了万劫不磨之身,所谓"圣人之下皆蝼蚁",就是指圣人的修为无比强大,一般的仙人在他们眼里就如"蝼蚁"一般,挥手间就可以击败。
因此,在封神大战中,圣人几乎不怎么动手,往往在举手投足间一招制敌。比如老子与多宝道人较量时,老子笑曰:“米粒之珠,也放光华!”把扁拐架剑,随取风火蒲团祭起空中,命黄巾力士:“将此道人拿去,放在桃园,俟吾发落!”黄巾力士将风火蒲团把多宝道人卷将去了。
对付圣人之下的仙人,这些天尊级别的高手的确很轻松,但如果遇见同等级别的对手,就不会如此潇洒了。比如老子与通天教主较量,原文是这样描述的:二圣人战在诛仙阵内,不分上下,敌斗数番,人人各自施威,方至半个时辰,老子自思:“他只知仗他道术,不知守己修身,我也显一显玄都紫府手段与他的门人看看!”
在与通天教主的较量中,老子可没有打多宝道人那样轻松了,而是打了半个时辰不分胜负。打斗中,老子的武器是扁担,而通天教主的武器是青萍剑,在半个时辰里,他们应该也象常人那样一招一式的对打,因此谁赢谁输,还要看武艺。
那么,封神中的这些圣人武艺究竟如何呢?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些圣人的表现,诛仙阵大战时,通天教主以一敌三,单挑老子、元始和接引,原文:通天教主仗剑来取接引道人。接引道人手无寸铁,只有一拂尘架来。拂尘上有五色莲花,朵朵托剑。老子举扁拐纷纷的打来。元始将三宝玉如意架剑乱打。
这里强调接引道人"手无寸铁",只有拂尘,说明他没有兵器,当通天教主仗剑而来,接引道人只好用拂尘抵挡,其实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而另一位圣人元始天尊则表现得更加不堪,他看见通天教主的剑刺过来,只好用三宝玉如意"架剑乱打",这里的这个"乱"字,暴露了元始心中的慌乱,也反映了元始武艺不精。
在中国神话里,圣人之所以很厉害,靠的并非是武艺和手脚功夫,他们神通广大,靠的是个人的修炼,尤其是参悟大道,需要他们的意志和智慧,更需要极高的文化修养。所以,老子、元始、接引等圣人,没有一个是武将出身,全部都是文人、修士。
当圣人之间打架时,由于大家的法力处于同一个水准,法宝与法术已经没有施展的空间,于是只能用最简单的办法决胜负:动手打架,这就是老子、元始、接引等高高在上的圣人不得不拿起武器打架的原因。
原著中,通天教主的武艺估计在圣人之中是最强的,他用的是剑,说明他剑法了得。而老子用的是扁担,元始用的是玉如意,接引用的是拂尘;这三样东西都不算兵器,只能算是随身之物,其实侧面暗示了他们三人都不擅长武艺,所以选择群殴通天教主,方有胜算。
关于封神传奇玩明白自创功法的几个关键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