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长”究竟是怎样的家长?
中国人太多了,中国的家庭太多了,我们有16亿人,如果是每家按六口计算的话,那么有两亿多个家庭,这两亿多个家庭就有两亿种的家庭教育方式。
你说当我们提出中国式家长的时候,同时也就提出了2亿多个中国式家长,这些家长都在做什么呢?教育孩子,赡养老人,这是一种文明的传承,也是一种家庭的次序,在这个次序中我们往往会受到原有知识的影响,出现了许许多多与任何人都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
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有把握的就是大多数家庭还是讲究了我们中华的一种传统教育方式,就是孩子有点属于家庭的私有财产,当然这样说有点过分,但实际上孩子承担了家庭的未来,所以家长愿意,并且很容易把他当成家庭财富的继承人,家长意志和生命的延续。
因为这样的原因,每个家长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培养孩子,都按照家族的需要培养孩子。
普通老百姓培养孩子,肯定和王思聪家的父母培养王思聪是不一样的,人家培养的就是亿万富翁的接班人,普通家庭培养的孩子,最低的一个限度就是赡养老人,如果有一天父母变老之后能够有人孝敬,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培养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家庭利用打骂方式来教育孩子,遵守规范之下出孝子的教育原则。请遵守和谐相处,家庭成员一律平等的教育原则。
最终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有可能把孩子培养成不孝敬的人,都有可能把孩子培养成你烦的人,所以说在家庭教育这一块没有什么固定的答案。
中国式家长无论是溺爱还是打骂孩子都是教育的一种,我们没有必要指责哪种方式更合适,或许有的孩子就是打骂之后才成才的。
100个读者就有100个哈姆雷特。
中国式的家长,是特别容易“跟风”的家长。
最近在上P.E.T.父母效能的课,没事就和家长聊天。发现大部分人,都十分关注“别人家的孩子”的发展情况。
别孩子学少儿英语XX班了?别家孩子上全脑课了?别家孩子找某某名师补习了?......来来来,照猫画虎给我家孩子也全部来一套!先别管有没有效果,反正被拉下就肯定不行!
其实,就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也没有那个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是完全一样的。对于你自己孩子的个性与特点,相信没有人比你更清楚!
经常有家长问我,我的孩子X岁了,但是还不想别的孩子,会怎么怎么样,这正常吗?我就想问你,正常的定义是什么?是谁规定了必须X岁就需要做某件事情吗?
世界上那么多的孩子,每个孩子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都需要学习那么多崭新的知识,掌握那么多的能力。抬头、翻身、坐起、爬行、走路、说话、吃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式,这其实是很正常的。
人类不是电脑,会按照预设的程序,一丝不苟地执行。而是会发展出自己特定的行为准则和习惯。
在这种大前提下,做为家长的我们,真的不能用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则,来限定他们。为人父母,我们生怕孩子与其他孩子不一样,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岂不知真正的起跑线,其实是家长自己。
很多中国式的“跟风”家长,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须和最优秀的孩子一样比肩,如果差一点就焦虑不已。这其实是家长的思想从本质上,就没有认清自己孩子发育的个性,而只追求投入产出比的最大化。
可惜,孩子不是产品,养育孩子也不是种庄稼,不能用结果决定一切,而是要看重过程。
如何做一个不盲从、不跟风的家长?
1.家长要保持觉察和开放,更多地探索自己,而不是要求孩子。
我们要时刻注意觉察自己的行为,不要因为自己的无心之举而伤害孩子,也不要盲目攀比。要更好地与孩子互动,去洞察孩子的内心需求。
2.家长要有判断力,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其实包括我自己,也会时不时不自觉地对孩子进行比较,但是我们必须要有判断力。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随大流。
3.家长要相信孩子,而不是打压孩子。
想想我们小时候,肯定会有比不上别人家孩子的时刻,这是十分正常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善于发掘自己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总打压自己的孩子。
请记住,当我们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作比较,并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时,从这一刻开始,你的所作所为就已经让孩子寒心了。
家长是最了解孩子的人,相信自己,相信孩子吧。
现在式的“中国家长”用一句话概括:对孩子偏重物质满足享受,轻视正面教育,使孩子成了“巨婴”,总怕孩子受不了,大包大揽为孩子安排一切。殊不知这种中国式家长做法,剥夺了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表面上是为孩子好,恰恰这种“保姆”式的中国家长是害了孩子的独立人格和选择权。互相攀比也是中国式家长通病,别人家孩子有的,他必须想办法搞到,别人的孩子报个什么兴趣班,她也要报不根据自己情况和孩子喜好来为孩子代报名。其结果是事与愿违,孩子无兴趣,钱也打了水漂。自己还为这种代价找借口说就当交了学费。现在经济条件各方面的确好了,如何做个合格的家长称职的家长?的确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一个好的家长他(她)不但在物质上关怀孩子,更注重思想品德做人的培养教育。成才先成人,家长的言行影响子女,而子女的行为也或多或少有父母的烙印。还有的家长要么管的太严,要么不管放任,这两种都是错误的,应该是宽严相济,多表扬少指责,多交流多包容,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放手让孩子做而不是放任。记住严是爱,松是害,做人要有底线,做家长的一定要多学习,学习好的正能量的东西,来教育和孩子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孩子能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做合格的家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是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技巧通过实践去摸索改进的一个过程,只有针对性也没有固定模式,孩子成人成才长大了有自力能力的时侯家长的义务才告一段落。
关于中国式家长成就有哪些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