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道速滑新任的五位外籍执行教练是谁?
现在看到的报道有两人曝光,是两位韩国籍教练。
其中一人是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男子5000米接力金牌得主宋在根,曾执导青岛队,此次有4名队员进入国家集训队,执行教练中的中国教练杨占宇曾与之合作。
另外一名教练是曾任韩国短道速滑女队主教练的赵载范。他曾因为安排沈石溪和崔敏静(中文名现在就沈锡希和崔珉祯)配合战术与沈发生冲突,动手打了沈被韩国队永久除名。赵教练赋闲在家,但自身能力毋庸置疑,也受到其他队伍的关注。中国请他是速滑迷们的心愿,包括我,相信中国国家队更了解他的价值。
希望赵教练能够通过训练中国队证明自己的价值,成为第二个安贤洙。
韩国队一直是短道速滑的头号劲旅,队员作战能力强,技术好,值得我们学习。以前金善台就挖掘了周洋、韩天宇等队员。
其他外籍教练还没有看到相关信息。外籍工作人员应该还有体能师吧。

男子短道速滑教练是谁?
维克多•安(安贤洙)
他是中国短道速滑队的技术教练,既是武大靖的良师益友,也是王濛的知交好友,他的经历可以用传奇来形容:冬奥会“六金王”,却因韩国队中的“派系斗争”背井离乡,后加入俄罗斯国籍。
提起维克多·安,或许人们更早认识的是安贤洙这个名字。安贤洙1985年11月23日出生于韩国首尔,17岁的时候就在世界青年短道锦标赛上获得了冠军。2006年,安贤洙在都灵冬奥会代表韩国队史无前例拿到男子1000米、1500米、5000米接力金牌以及500米铜牌,惊艳世人。
辛庆山,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
中文名 辛庆山
出生日期 1960年
人物经历
辛庆山1960年生于吉林省白山市,曾是速滑运动员,拿过全国冠军。然而,一场车祸造成的右腿粉碎性骨折,终止了他的竞技生涯。辛庆山说,受伤让他阴差阳错地接触了短道速滑,成为中国第一批教练,还带出了世界冠军和冬奥冠军。
辛庆山一直说,如果没有国家的培养与支持,就不可能有他现在的成绩。1978年,他代表国家参加速滑世青赛,虽然成绩不理想,但与冬奥会5金获得者同场竞技,让他开阔了眼界。
上世纪80年代初,短道速滑从日本引进,23岁的辛庆山成为中国该项目最早的教练之一。从对项目的理解到选材,再到训练方法、手段,没有经验可借鉴,“无论从器材、场地,还是其他方面,条件都很艰苦,很多训练都是延续速滑的方法。”
1985年,中国首支短道速滑集训队组建,班底是辛庆山带领的吉林队。除聘请的加拿大外教短期授课,辛庆山当时带着李琰、张艳梅等队员远赴日本,通过与当地高水平俱乐部切磋交流,才接触了国外先进的训练方法,并结合我国运动员的特点,在训练强度、训练量、间歇时间等方面进行调整;在专业技术上,如蹬冰、弯道等方面也做了针对性调整。通过自己慢慢摸索,他把中国队逐渐带上世界舞台。
辛庆山相信严师出高徒,他的训练量大、强度高,队员完成不到位就会受罚,短短几年,这支队伍就带来了惊喜。1987年3月,李金艳在女子3000米项目上创造中国短道的第一个世界纪录;1988年冬奥会,短道速滑是表演项目,李琰获得女子1000米金牌、500米和1500米的铜牌,并刷新两项世界纪录;1989年世锦赛,郭洪茹在女子3000米比赛中收获中国短道第一个世界冠军。
1992年,短道速滑正式成为冬奥会比赛项目,李琰获得女子500米亚军,取得中国短道第一枚奥运奖牌。1995年,中国短道速滑常设国家队,辛庆山被任命为主教练。在他培养下,杨扬、杨阳、王春露、孙丹丹等先后成为世界冠军;李佳军则实现了世锦赛男子金牌突破。1998年冬奥会短道速滑六个项目,中国队项项有奖牌,5银1铜成绩大幅提升。
2002年冬奥会,杨扬在女子500米决赛一路领先冲过终点,拿下中国短道速滑也是中国冬季项目的冬奥首金。“为了这枚金牌整整努力了14年,很多运动员为之付出了努力,作为教练,我看在眼里。姑娘们拼出优异成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短道速滑国家集训队科研服务采购中标公告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