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过年都会喝啥酒?屠苏酒、分岁酒……这些酒里都有什么讲究?
分岁酒就是守岁酒,因为除夕是新旧年的分界线,所以称分岁酒。也就是大年三十守夜时喝的。喝酒的时候讲究灯火通明,要在门上贴上大红门联。菜要丰盛,有的地方会摆上十个高脚大红碗,寓意十全十美。假若家中有人在远方不能回,需要空出一个位置,摆上筷子,斟满酒,以示对亲人的思念。
屠苏酒是正月喝的。屠苏这个名字十分雅致,在诗词里常见。比如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再比如卢照邻的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有传说说古代有个大夫,每年正月会给附近的百姓一些药,饮酒的时候放在酒里可以保一年没有瘟疫。但百姓们不知道大夫的名字,只知道他的草庵叫屠苏,于是就将酒用草庵名字来命名了。饮屠苏酒也有屠去恶鬼,一年无病无灾的美好寓意。
屠苏酒在古代也是有饮用顺序的,在大家族里要从岁数小的往上依次饮用,因为岁数小长一岁是对他的祝贺,岁数大的少一岁,拖一点时间以示祝他长寿。苏辙有诗,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以七十余。就包含这种风俗。
东汉末期为什么会频发瘟疫呢?古代大夫又做了哪些事呢?
东汉末期频发瘟疫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东汉末期政治腐败,皇帝昏庸无能,官员争权夺利,统治阶层不关心底层百姓的生存状况。北方多次爆发蝗灾,南方则水灾泛滥,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有统治阶层的组织百姓防治天灾,百姓无法有力的抵御天灾,从而导致了瘟疫的频发。
第二,东汉末年,北方草原匈奴实力频繁骚扰汉朝北方疆土,而那时草原正在爆发鼠疫。匈奴人屡次骚扰边界,将鼠疫带到了汉域。
第三,因为统治阶层的腐败和地方豪强的自立,东汉末年起义频繁,战乱频发,导致大量人口伤亡,伤亡者没有得到妥善处理,致使瘟疫大面积爆发。黄巾之乱爆发前,东汉有人口近六千万,经历了三国之后,到西晋初期,全国人口不到千万。虽然有很多人在战乱中逃离居所,隐逸户口,但是巨大的数字差距,可见东汉末期战乱的残酷程度。
面对瘟疫肆虐,当时医者大夫做了很多努力,最为突出者要数“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自幼学医,博览医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针对当时频繁爆发的瘟疫,做了大量的研究。对于民间各种治病方式也一一加以研究,如针刺、灸烙、温熨、药摩、坐药、洗浴、润导、浸足、灌耳、吹耳、舌下含药,人工呼吸等。经过数十年的研究积累,张仲景收集了大量资料,结合他个人在治病实践中的经验,写出了《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不仅为当时防治疫病做了巨大贡献,如今已成为传世巨著,它确立了现代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暗黑地牢2瘟疫医生技能效果一览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