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学研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 本身就多愁善感的人适合学心理学,当心理咨询师吗?
-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 心理咨询师的是什么类型的心理学?
- 有哪一门心理学是专门研究自己的,自我分析,了解自己的心理障碍,如,缺爱,自卑等,帮助我们解剖自我?
- 想成为自己以及身边人的心理咨询师,应该自学心理学课程吗?应该怎么学习才具备这样的能力?
心理学研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通则和本学科的特殊准则。主要包括:
(1)客观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心理学研究,对于任何心理现象,都要依照它们的本来面目加以考察。
(2)系统性原则。管理心理系统把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组织心理、领导心理等都看成是整体的要素,彼此既相互联系,又互为条件。
(3)发展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把心理现象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去认识人的心理活动。
拓展资料:
心理学研究是指研究人类自我思维、行为方式认知,研究人类怎样感知外界信息和怎样进行信息内化处理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的研究。
中国幸福学认为,人有三种本性,即求生的本性,懒惰的本性和不满足的本性。心理学研究的本质就是有关人的本性对人的行为影响的研究。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规律。
优点:适用范围较大,简便易行,所得材料比较真实。
缺点:结果难以重复验证、精确分析,难以控制目标现象的出现,受观察者主观影响(观察者效应、观察者偏差)。
2、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分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优点:可揭示因果关系;可重复可检验;数量化指标明确。
缺点:实验情景带有极大的认为性质,被试处于那样的环境中又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有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
3、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分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投射测验)两种。
本身就多愁善感的人适合学心理学,当心理咨询师吗?
谢邀请!
多愁善感的人感情丰富,对事物敏捷,察言观色能力强,如果学心理学即能帮助别人自己也受益多多。首先明确学心理学的目地,如想创业必须从基础学起,勤奋苦读,拿到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到有关机构登记造册。才可营业。如果为了充实自我,就去找有关心理学的书认真去读,看一本书捉住书的主题思想,深入浅出反复的多读几遍。看到书的灵魂所在。悟出他的真理何在?
我最近读了,华语世界首席心灵作家,大陆心灵领域书籍拓荒者和奠基者,西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心理咨询师。张德芬女士的书,例:(遇见未知的自己)一(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一(活出全新的自己)等等……书。都会让人眼前一亮,他揭示出因扰人们烦恼痛苦的深层原因,得到灵性及个人成长身受的体悟,整合起来分享给大众,也是希望身心灵爱好的人们一份礼物!张德芬说:心想事成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她又说:
所有一切都是有能量的振动,而观察者又会影响被观察者,所以我们创造了我们的世界。天下事情分为三种,老天的事,别人的事,我的事。所以说努力去学习吧!书海无涯苦做舟,明心见性靠本人!谢谢!
感谢邀请,多愁善感的人属于神经兴奋性高而不稳定的抑郁质气质,《红楼梦》当中描写的林黛玉就属于此类性格。“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是描写的这种容易因为外界环境变化而引起内心情感剧烈变化的性格。这种性格因为比较敏感,共情能力较强,如果学习心理学,做心理咨询工作,这一特质是他们的优势。但是,世间事往往利弊相连,这种性格由于很容易被他人负面情绪感染,如果做心理咨询工作,要注意保护好自己,避免限溺到求助者的情绪问题不能自拔,那些因为心理工作导致自己出现心理问题的咨询师,多是这种性格的人。
学习心理学适合每一个人。
现在心理学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学习心理学的好处。
心理学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人际交往以及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多益处。
多愁善感的人,更应该学习一下心理学。
这样,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就能不断的完善自己,从而获得成长,找到快乐和幸福。
多愁善感的人能否成为心理咨询师。
这本身就不是个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情绪和情感反应。只要是在正常范围之内的,都是可以做心理咨询师的。
多愁善感的人是适合做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工作的时候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共情,即可以理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相比较而言,多愁善感的人是比较容易做到这一点的,这可能也是做心理咨询师的先决条件,
存在主义大师欧文亚隆,在他的书《诊疗椅上的谎言》中说过,心理咨询师从来都不是训练起来的,而是被挑选出来的。
所有心理流派基本上都会把心理咨询师成一个有抑郁特质的人,这都是看中了抑郁特质的人能够良好的共情心理,本身有敏锐的情感,学习心理学,可能不如一个自恋的人,但是如果说做一个心理咨询师却是一个非常好的人选,
不论先天抑郁特质的人,也要注意一点,在咨询的时候咨询师的情绪不能被来访者带走,如果咨询师在咨询房间中陪同来访者流泪,虽然早期的时候,来访者会认为咨询师能够理解自己,但是,随着治疗的继续深入,来访者会认为咨询师本身没有足够的能力,能够包容一切
所以在做心理治疗的过程中,题主本身也要够变得自我强大起来
你好,你说的这个应该从两方面来看。本身就多愁善感的人,说明内心是很细腻敏感的,能很好地捕捉到别人情绪的波动,对别人的痛苦能够感同身受,而这也恰好是一个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品质——共情能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本身多愁善感的人去做心理咨询师确实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光有共情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很强大的情绪消化能力,这样,别人给你的情绪,你才能够很好地接住。如果你只是能够很好地感受到别人的痛苦,但是消化不了这些痛苦,那不仅不能帮助到来访者,而且还会对你自己的情绪产生强烈的影响。
心理咨询大致是这样一个过程:“咨询师给来访者提供一个足够大的容器,来访者将自己的负面情绪投注到这个容器里,然后通过咨询师更为强大的自我力量去消化掉这些情绪,最终再让来访者自己学会消化情绪。”因此,咨询师首先需要具备共情能力才能提供这样一个容器,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消化能力才能让这个容器运作起来。

所以,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如果想要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在发挥自己共情能力的基础上,还需要去培养自己的情绪消化能力,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
感谢邀请!个人作为心理咨询师我是从严重抑郁症和强迫症中走出来的。其实能不能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并不是看看其内心是否敏感,而是自身的人生阅历是否足够,我这里从这几方面帮助你理解什么类型的人适合成为心理咨询师:
达到一般心理健康水平,敢于直面自身问题
心理咨询培训中有一个重要的谈话原则就是真诚,心理咨询师不需要有超人的心理素质,但是一定是敢于正视自己问题的人,这里的问题是一般的心理缺点,可不是人格缺陷哦!(有人格缺陷是需要先治疗解决的)
对人类苦难有较强共情能力,并愿意探索未知
这里如果一个人有对苦难较强的共情能力,一定是内心比较丰富,就像题主说的有时候内心敏感可不一定是坏事哦!
具有良好逻辑能力,以及自身扎实的心理学基本功
由于心理学从业门槛不是很高,之前发现很多人往往开始拿自己的人生道理来与来访者沟通,这显然是违背心理学的职业道德。
心理咨询作为一个技术活,这里是有明确的技术指导的,而心理咨询显然不是讲道理的工作。往往因为咨询师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功底会造成来访者更大的伤害。
这里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心理咨询师作为一名心理工作者,在沟通过程中是需要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
能接纳多元价值观,并且自我保持开放态度
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不一定三观特别正,毕竟每个人作为独立个体都是有选择自身价值观的权利。心理咨询也不是信教,为了统一一种观念而强行改变你!心理咨询最终目标是让你成为你自己。
咨询师面对不同价值观来访者,需要保持一定开放自我态度。你可以不认同来访者某些价值观,但一定要保持开放和尊重的态度,这一点国外是有相当漫长的培训来训练这一方面。由于国内价值倾向是希望统一一种价值体系,可能本身自带一些局限吧。
不论如何心理咨询是对人进行工作,我们就必须抱有一种敬畏之心,心理咨询师作为一面镜子首先自己先要“干净”,这里自我成长就是必经之路,当你选择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也就意味着你开始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加油吧!
个人曾经经历过严重的神经症打击,大家有这方面困惑可以关注我向我提问!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心理现象的内容和规律的内容。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最重要)、詹姆斯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魏特海墨等的完形心理学、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西蒙等的认知心理学以及神经心理学的各种研究与发展。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也有版本表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心理学既研究动物心理,又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注意是伴随在心理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它不是一个单独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因素的共有特性。
心理咨询师的是什么类型的心理学?
心理咨询是由专业人员即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含义有二:一、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心理咨询中有普遍意义。二、帮助解决的问题,只能是心理问题,或有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除此以外,咨询师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心理咨询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概念,它涵盖了临床干预的各种方法或手段;狭义概念主要是指非标准化的临床干预措施。也就是说,广义的“心理咨询”这一概念,包括了“狭义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这两类临床技术手段。
心理咨询师的职业特点
(1)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能够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排除困扰、最终实现自我成长、自我发展。
(2)心理咨询师是属于高阶层的职业,不仅体现在收入方面,而且在服务的人群方面也是如此。目前世界上心理咨询师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EAP服务,服务对象就是世界500强的企业。现在,世界500强的企业有75%都选择为员工提供EAP服务。
(3)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可以终生从事的职业,不会因为年纪的增大而无法持续从事
有哪一门心理学是专门研究自己的,自我分析,了解自己的心理障碍,如,缺爱,自卑等,帮助我们解剖自我?
即便有人研究,自我分析也不应该被提倡,因为自我分析要求做自己看客,如果真能做到,那人无疑就已经精神分裂了,否则,一个人怎么可能看得清楚自己呢?自我分析无异于自言自语,而自言自语往往缺乏标准,缺乏可信度,那只不过自我杜撰出来的一个虚构的故事。
首先,自我认知心理学是一门不错的科目,自我认知心理学属于认知心理学的范畴,主要讲了个人的自我分析,对于自我性格取向的介绍有着深入的了解,如果想要了解自己,这个是首推。
其次,人格心理学也是一门重要的科目。人格心理学不仅介绍了人格的类型,如多血质,抑郁质,胆汁质,粘液质四种人格特质,学者可以根据描述找到自己对应的人格特质。还有就是人格心理学还介绍了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等诸多心理学大师的人格发展理论,对于个人分析与成长有着重要参考。
最后,不论是哪一门心理学科目都对个人分析与研究有着不同程度的介绍,学者可根据个人需要作以相关了解。
你说的这些,都是通用的,而且在学的时候,同学之间的练习,就已经开始疗愈自己了。心理学,是一个学科,心理咨询,是这门学科上的一个应用,教练(COACH)也是,萨提亚,简快,家排,精分,都可以,也可以都学一点。
专门针对自己的话,你不用学,去做咨询,做个案,或者做教练。
就能够看见自己。
自我分析,首先需要了解人的想法来源,需要看《普通心理学》。
然后需要一个心态就是客观看待自己的心态,承认自己的的心态。
客观到如上帝视角一样,看每一个人都不带任何主观偏见。
承认自己是一个普通人,普通到和他们一样,自私,傲慢,虚荣,懒惰……
只有看到了这些你才能真正的开始自我分析。
想成为自己以及身边人的心理咨询师,应该自学心理学课程吗?应该怎么学习才具备这样的能力?
学习心理学是一个漫长的长程,分支比较多,针对人群也不同,难度程度更是不同,比如说有针对儿童心理咨询的方向,婚恋咨询的方向,自我成长管理咨询的方向,临床心理咨询等不同的方向,其中和工作,生活相关的心理学,可以更容易应用起来,比如说管理咨询中,有涉及到个人成长,情绪调节,压力管理,职场心理健康等不同的内容,可以针对成年人做自我学习成长,并且还可以帮助他人成长,除了这个方向还有其它很多心理学的方向可能学习,这其中可以挑选一起相对容易的方向先学习,后期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再继续学习其它方向的心理学内容。不过,较于内容较多较深入,自学是非常困难的,建议选择一个专业的院校去学校,学习需要的是导师的引导,案例的分享,过程的分解。
很多学习心理学,进而成为心理咨询师的人,都是抱着一种“助人自助”的初心而来的。
他们中有很多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受到了伤害,艰难困顿下求助于心理学,希望得到开解与救赎。有些人确实得到了,怀抱着感恩的心想要把爱与温暖传递下去,于是走上了心理咨询师的道路。
这听上去非常美好,有些时候这么做也确确实实很美好,但我还是要在这里郑重告诫想要走这条路的朋友们:尽量不要给与自己有重要、紧密关系的人做咨询。
这是我血与泪的教训。
要保证咨询的有效性,咨询师必须在来访者面前保持相对的中立与客观。
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能够跳出来访者的视角,以一种抽离的方式来审视局势,再跳回其中,以真情实感共情来访者,这时我们所呈现出的客观事实才有可能为来访者所接受。因为来访者相信我们能做到客观,同时又感受到了我们的理解与真诚,他的内心才会接受我们呈现的事实。
但如果我们的来访者是与自己生活有紧密连结的对象,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深深的卷入,情感交织,利益纠葛,那么我们就很难,甚至可以说不可能做到客观与中立。我们会不自觉地对他有期待有要求,来访者因着和我们的关系,也会对人对己有预设和要求,这时,我们就无法让来访者自由探索、发展自己。
而且,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在确立了这种咨访关系时,就已经注定了双方之间的关系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不平等:我们比来访者懂的更多,力量更大,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
那么如果对方是亲密重要的人,这必然会导致双方之间关系天平的失衡。也许我们的咨询会给到他们滋养和力量,但另一方面,低我们一等的感觉也会啃噬他们的内心,这无异于一边喂补药一边喂毒药。
所以,我们可以陪伴、理解、倾听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人,但如果想要他们得到专业咨询的帮助,还是让他们去找一个靠谱的心理咨询师吧。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六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欢迎关注我的个人自媒体(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知乎、头条号)。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学研究范文(17篇)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
